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研究
2015年3月23日 16:33 作者:王铜山 李增启 国网辽阳供电公司 111王铜山 李增启 国网辽阳供电公司 111200
【文章摘要】
文章结合电网实际,在简要分析电网调控一体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思路,并给出的具体的调控一体化建设方案,可为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网; 调控一体化
随着变电站数量的逐渐增加以及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企业运行维护显露出了诸多问题,如人员数量不足、调控流程不合理等,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急需一种新的电网调控模式即调控一体化来弥补目前电网运行维护所存在的弊端,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需求,促进电力系统持续发展。“三集五大” 大运行观念的提出使电网调控一体化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另外,近年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完成也为电网调控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电网调控一体化不仅是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也是电网运行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非常有必要结合目前电网运行管理实际情况,进行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应用研究。文章在简要分析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思路,具有一定实践指导价值。
1 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的必要性
虽然目前诸多电力企业电网调控体系运行较为平稳,电网各项生产任务也顺利完成,但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并不是仅仅解决少数问题,而是更深远的意义,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1) 调控一体化是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需要。根据各地区电网“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需要提高电网的整体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水平,而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正是调整、集成、优化调度自动化各项技术的有效手段,以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 调控一体化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电网作为国家的基础性设施,与人民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因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犹为重要,而电网调控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更是重中之重,调控一体化作为电网调控发展的高级产物,其应用正好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 调控一体化是解决自动化系统瓶颈的需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网调度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电网安全运行基本保障。但随着大量变电站的接入,所采集和积累的系统运行、生产管理方面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系统的运行负荷及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系统功能已发挥极致,很难进行扩展,已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利用调控一体系统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以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
(4) 调控一体化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需要。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以及电网复杂程度的提高,原有的运行管理组织模式在配置资源、效率发挥等方面凸显出了更多的局限性,而升级改造自动化系统并实现调控一体化对于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2 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思路
基于以上对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必要性的分析,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应用是必不可缺的,但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电网建设所存在的成就及不足,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合理的电网调控一体应用方案。
2.1 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基础及不足
近年来,各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应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首先是设备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电网的设备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设备状况的改善为调控一体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设备基础。自动化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运行人员经过培训,使得整体素质也达到了相当的标准。特别是电网控制中心的稳定运行,为“调控一体化”的实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上是目前电网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使得采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成为可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在设备方面,虽然电网设备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一部分老旧站短期内不具备远方监控的条件,其改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目前国内尚未有完全成熟的调控一体化系统,很多系统具备调控一体化的功能,但投入使用的不多。由于高度集中带来的高度危险,因此,调控一体化系统在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方面需要一定时间探索和研究,才能满足应用条件。
在人员方面,由于国内专业划分的原因,调度和运行是在不同部门的两个专业,要培养出既能调度又能监控的电网运行人员在目前的条件下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
在管理方面,由于国内调度、运行传统上分属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管理体系, 监视、控制职责划归调度承担后,相关的技术规定、管理规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
2.2 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正常过渡和完全应用,建议电网调控一体化采用以下应用方案:前期采用调度、控制中心、操作队的机构设置,职责及相关配合关系保持不变,在两年内完成人员、设备、管理三方面的准备,然后真正过渡到调控一体化模式。
第一,前期方案。按照计划积极推进电网控制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增加接入站数量,完善运行管理,调整管理机制和相关规定,促进调度、监控的相互融合,大胆尝试局部业务的调控合一,为最终实现调控一体化积累经验。
第二,最终方案。电网管理模式的最终方案是调控合一,即调度、监视、控制集中的模式。成立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各属地成立区域调度监控中心。调度监控中心的建设采取调度中心和控制中心人员和一、职责合一、系统运行管理合一的设置模式。不再区分调度人员、控制人员,而是自行调度、自行操作。将集控运行人员与职能归入调控中心,运行维护操作队归变电部门管理。在业务流上,初期可采用调度、集控、操作队三级管理模式。调度、集控、操作队使用同一套技术支持系统,调度与集控人员运行职责分开,集控人员负责原有集控站运行业务,接受调度命令,负责受控变电站设备监视、遥控操作等工作。最终实现调度集控、操作队二级管理模式,缩短管理链条,优化资源与人员配置。由调控人员全面负责电网调度、设备监控、遥控操作等工作。现场维护人员负责到现场完成非遥控设备的操作,以及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当然,技术的支撑也是必不可缺的, 适应大运行、大生产的运行管理模式应该以强大的生产技术支持系统为依托。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建议采取两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建成适应调控一体化发展的调控技术支持系统,包括现有调度系统、集控系统、视频监控与无功优化系统,实现生产控制大区系统的整合与提升;第二步, 建立包括生产信息系统、电能量系统、应急指挥系统、配电网系统、生产控制系统等多个系统互通互联的生产技术支持系统,为整个地区电网的生产运行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建成各部门协调控制的地区电网调度生产管理与指挥中心。
3 结语
从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调控一体化的应用,必须结合电网实际来开展,应用方案要以电网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并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加以保障,以促进调控一体化在电网的完整应用。039
智能应用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电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