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创业什么项目,如何创业,而应该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完善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素养,引导学生获取创业的能力,为未来的创新创业做好准备。因此,应该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之中。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微观经济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微观经济学课程理论对于创新创业的作用。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市场的供求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应该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以及如何对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些对于创业者而言应该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此外,一个创业者应该对其所归属的市场进行了解,知道在什么时候增加生产,如何才能盈利,以及与其他竞争者之间如何保持一个较好的市场关系,如此才能审时度势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理性选择,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通过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企业运行的基本原理,具备创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能为学生之后的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促进。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来看,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社会人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贯穿于各门课程当中的,特别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经济学课程,其中可以引申出诸多与创新创业有关的问题与思考。经济学中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理论成立的条件和假设变化了,现实中的创新创业案例也对传统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恰好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经济学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经济理论,研究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很多高校现在已经设置了一些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但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专业的课程学习中,结合微观经济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独立院校的学生在数学和英语上普遍比较薄弱,且各专业学生的构成有诸多不同,学生有普通本科生、三校生、专升本,各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上微观经济学,有些是一学期上完微观经济学所有章节,有的专业是一学期需要上完所有的微观和宏观内容。各层次的学生基础差异较大,且对于该课程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该课程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如果不考研,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对课程知识的应用较少。
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市面上的主流教材章节内容重点在于阐述知识点的讲解,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案例也基本没有,在授课中发现学生对那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平时能发现的经济现象对应的理论知识可以理解,但对于与生活关系不大或者企业生产的问题兴趣不大,特别是对于一些较难的公式推导或者图形变化,普遍理解较差,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仅掌握在把它背下来应对考试,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对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仍然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但是案例的引入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历相关,事实上一些老师的社会经历并不充足,也缺乏对于创业知识的了解。此外,课程考核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且多半是记忆性的题目,理解分析类的题目较少,学生读背知识点尚还有一些不能通过考试,更不用谈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重点突出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虽然课程的基本框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可以实际教学需要对内容进行选择,舍去太过于理论和数学公式的推导部分,同时兼顾知识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标。
在创新创业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了解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并将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与其他课程知识相结合来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对于企业的生产选择,可以将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与创新创业的机会抉择、资源获取、产业选择等内容,并将其与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数学计算,理解企业什么时候盈利,为什么能盈利,当出现亏损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时候停止生产或退出市场,让学生能切实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此外,还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因为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是瞬息万变的,而且各个时代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具有自己独特的时代特征,而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可能实时跟随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最新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有针对性地选取最新的创新创业案例,补充经济学们对于不同角度下对于创业的观点和思考,以及如何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创业案例。例如,在讲述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请学生来思考创业的机会成本是什么,收益是什么,如何来平衡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教师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在课前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通过课堂展示来陈述小组的观点。如在开学前将学生分类若干个小组,给定或学生自选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感兴趣的经济学话题,进行小组展示,重点阐述该小组成员对该问题的分析,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个人的上台展示,也能锻炼学生的演讲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是作为未来创业者不可或缺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小组的分数由班级其他同学和老师共同评定,将观点陈述、个人表现、课件制作等内容纳入评分体系,真正的做到“我的分数我做主”。
身体力行地参与一些创业实践活动也是创业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校大学生不可能大规模地在校园内进行创业活动,而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参与其他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形成创业综合能力,再去亲身实践。因此,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到金华市或兰溪部分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实际调研企业的发展状况,并撰写调研报告,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技能比赛等,特别是“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之后真正的创业做好准备。
评价方式更加多元,注重学生课后感受。教学评价方式除了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例如可以采用过程化评价的考核方式,注重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可由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创业实践等组成,还可设置加分项,平时成绩的加分可以用企业调研报告,撰写创业计划书和参加创业比赛来评价。此外,在理论考试中减少记忆性的知识内容,增加对于现实问题分析的题目,不设置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具有创新性的可考虑酌情加分。
关注学生的课后感受,可以制定课程评价表,在学期结束后由学生进行测评,重点关注学生对于该课程的评价与建议,以便于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改进。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需要在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更加积极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培养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结合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适应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李光勤.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02):
曹鑫.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17):
敬然,于光.创业教育到乡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32(19):
刘加林,周卫军.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05):
邵婧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才智, 2018,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