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保护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水质监测工作作为一项检验水资源质量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水质监测水平的提升,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的提升。本文将对控制水质检测过程及水质监测质量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水质检验;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对策分析在水质监测工作开展前应提前做好质量开展工作,这也是一项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有效措施,就目前来看在水质监测中各因素均会对监测数据造成影响,包括主观及客观两个方面,笔者将分别从:水质监测开展的重要性、影响水质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促进水质检验与水质监测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水质监测开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污染程度逐渐加剧,近年来我国在水环境保护中加大了管理力度。但其管理效果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应对水质加强监测管理,对我国水环境污染情况全方位了解,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将污染物浓度及变化分析出来,对水质情况合理评价。
通过对水质的控制管理可充分保障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因此检测人员应秉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开展水质控制工作。
二、影响水质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综上笔者对水质监测开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就目前来看影响水质检测质量控制的因素包括:监测人员、实验环境、检测方法、实验药剂等,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监测人员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素质水平将对水质监测数据起到直接影响,不论水质监测仪器多先进、多现代都离不开人的操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室仪器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依然较高,一些工作人员未掌握操作技巧,缺乏判断经验,对水质检测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二)实验环境
水质检测工作需要多种设备,设备的运行状态将对检测数据正确性产生重要影响,现代化学分析对设备要求相对较高,为提高检测数据的精确性,应从取样、存放、检测等步骤来开展管理。
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设备仪器的维护力度,对实验室温度合理控制。
(三)检测方法
在水质监测中检测方法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在水质检测中检测方法作为其重要依据,在检测方法选择中应确保与国家标准的一致性,另外还应对作业指导书合理编制。与此同时在水质检测工作中应对所需的指导性文件、手册、标准及时更新。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检测工作都可在水质监测中发挥作用,因此在仪器设备运行中还应对作业指导书进行编写,对各种监测步骤予以规范。
(四)实验药剂
除以上因素外,实验药剂也会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应确保药剂的有效性,在采购试验药剂时应尽量选择好正规的厂家;此外还应做好试验药剂的存放工作,按药剂存储要求来进行,确保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三、促进水质检验与水质监测的有效对策
为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应加强对水质监测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管理、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样品采集质量控制不断加强、开展验室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加强数据处理及综合评价质量准确性,详情如下。
(一)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管理
监测人员作为水质监测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监测人员自身素质将对水质监测关注度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首先应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培养监测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按诚实守信原则来开展监测工作,提高水质监测的专业性及科学性。通过监测人员培训可帮助员工掌握更多科学的检测方法及操作技能,为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保障。
(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与检测技术
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水质监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水质监测人员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按实验室设备及条件来实施,按国家标准选择灵敏度高、权威性高的水质分析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方法应满足监测项目标准,包括分析监测检验数据统计技术以及不确定度评价。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在水体污染中利用药剂法可对藻类细胞壁、细胞膜进行破坏,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杀灭活体细胞。通过化学试剂可快速实现净水效果,但化学试剂无法实现永久性修复,难以评估水生态系统后期影响,从而加剧其他水体污染,与物理修复法相比,化学修复法更加方便、迅速、效果稳定,但极易出现二次污染。
(三)对样品采集质量控制不断加强
监测人员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应按国家相关规范对水质进行采样,因此采集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采样规程,在水质采样后应按规定对其进行保存,随后将水质运送到实验室。为确保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在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发生混淆、损坏、变质等问题。
(四)加大监测设备资金投入力度
与此同时国家部门应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提供经济支持。将先进的监测设备引入其中,对老化严重的设备及时更换,以此促进环境监测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另外监测部门应对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安排专业人员来管理设备、维修设备。基于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对环境监测实施的重要性加以了解,根据监测部门实际情况基于资金补贴以及政策支持,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实施。同时,有关部分的高层人员重视对基层监测站仪器与厂房建设的力度,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开展验室管理质量控制管理
经笔者研究,实验室设备、水质分析场地、温度、湿度、照明、通风等因素均会对水质监测分析结果造成影响,据此相关人员应对合适的工作环境进行创设,对影响监测结果的振动、电磁干扰、温度、湿度等因素加以重视,为了降低对水质监测分析的影响,实验室应配备停水、停电、防火等措施,且废液排放应符合相关标准。
与此同时水质监测部门应对实验仪器加强统一管理,并对其定期维护,在仪器使用前后对仪器运行状态一一记录。且每台监测仪器均应编制仪器设备档案、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管理卡、仪器检定标识,另外还应对药品库加强管理,为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六)加强数据处理及综合评价质量准确性
最后水质监测部门还应对数据处理及综合评价质量准确性加以管理,确保原始记录信息的规范、科学、完整、准确、真实与及时,在数据处理中应开展数据记录整理、离群值判断处理、有效性检查、质控数据统计合理性审核等工作,并对数据记录加以整理,避免读书误差问题的产生,相关人员在整理数据时应按数据修约规则来实施,提高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经笔者研究影响水质检验及监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还应对水质监测加强管理,对监测人员加强培养与管理,将合适的分析方法运用到水质监测分析工作中去,加大环境监测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采集样品质量的管理控制开展验室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加强数据处理及综合评价质量准确性,为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为水质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其在环境科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雪. 探讨控制水质检验的过程与水质监测质量的途径[J].
科技风,2018(31):179.
[2] 翟丽. 控制水质检验的过程与水质监测质量的途径[J]. 中国标准化,2018(02):150-152.
[3] 陈国丽. 怎样控制水质检验的过程与水质监测质量[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6):116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