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文史类论文 ->社会文化
  •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2017年12月13日 09:45 作者:lunwwcom

    行感知,有意识的丰富和美化客观事物,形成表现记忆。敏锐的感知力是对舞蹈编导的首要要求。经过对大量表现做出反复感知方可升华舞蹈编导的主观意识和情感,为舞蹈创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理解和思辨力

    舞蹈作品的高度和深度与编导的思辨力和影响力关系密切。舞蹈创作过程中,编导若缺乏高度的思辨力和理解力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肤浅单调的作品。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对角色内心的掌握和领悟等都与编导的思维想象挂钩,可以激发更多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舞蹈作品的选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想象力与联想力

    想象与联想是舞蹈形象思维中的核心部分,贯穿于舞蹈形象思维的全过程。编导的亲身经历是舞蹈作品创作得前提,由好评,作为驱使,在形象思维作用下进行优化组合[7],最终产生新意象。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形象是最为重要的成分,编导的想象与联想是其的最基本的来源。

    (四)文化与艺术素养

    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丰富舞蹈形象思维,为其提供丰富的材料。实际生活中,舞蹈编导不可能对所有的生活类型和事物都能感知和经历,因此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加强自身文化与艺术素养。

    五、讨论

    形象思维是指在抽象情感表达上采取具像事物的方法。舞蹈编导也是通过形象思维进行舞蹈艺术构思的过程,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舞蹈创作是一个抽象性转变为具体性的过程,与其他组织生产相较而言具有较大差异,经具体事物感知了解后方可以形成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舞蹈编导教学包括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渗透舞蹈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舞蹈编导兴趣,加强专业学习能力,通过日常基础训练和舞蹈教学两方面进行培养锻炼,可显著加强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侯丽娟.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艺术评论,2015.

    [2]陈妙兰.论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3]吴蓓.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

    [4]柳沐圻.论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5.

    [5]刘莹.探讨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6

    .[6]武欣.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J].艺术科技,2015.

    [7]刘昕.谈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力求独特创新[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

    作者简介:孙艺鸣(1966—),女,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化馆舞蹈老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大专,中央党校法律系本科。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