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黄金时段广播新闻板块节目的编排
2015年11月25日 16:27 作者:□秦丽中 四川广播电视台□秦丽中 四川广播电视台
【摘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人能够在长时间内使自己的注意力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广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与其他媒体相比,其伴随性更强。人们在收听广播时,其注意力并不集中,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收听广播,有的人则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总之,很少有人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来收听广播节目。面对这样的情况,黄金时间段的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吸引更多的受众,让受众收听节目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就应加强节目编排的创新性与科学性。本文结合《新闻连天下》探究了黄金时间段新闻版块节目的编排。
【关键词】 黄金时间段 广播节目 新闻版块 节目编排
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对新消息、有趣味性的消息,或是与自己相关的消息更为关注。因此,黄金时间段的新闻节目要保证其收听效果,就要对新闻节目进行科学编排、创新编排,既要体现节目的整体性,又要体现节目的层次性;既要体现节目的融合性,又有体现一定的起伏性。对于不重要的内容,可以一代而过,对于重要的内容,要进行深度剖析。总之要将新鲜、重大的新闻信息及时有效的传播给受众。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连天下》节目的编排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化整为零
这里的化整为零是指将三十分钟的《新闻连天下》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播报,第一部分是“今日头条”,第二部分是“聚焦天府”,第三部分是“国际观察”,第四部分是“国内外简讯”。之所以要化整为零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在收听广播时,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则很容易错过一些自己想听的信息,但如果结合新闻内容,将新闻分为几个部分,并按一定的顺利来进行广播,那么人们可以在自己要收听的那部分集中注意力来进行收听。另一方面,由于广播不具备画面性,其信息传播的方式只有语言,所以如果不化整为零,一会播报一下国内的新闻,一会播报一下国际新闻,会使整个节目显得非常杂乱,受众提不起收听兴趣。
二、波浪起伏
波浪起伏,是指新闻节目有重点,有关键,可以吸引受众的收听兴趣。《新闻连天下》节目打破了常规编排方式, 在每一部分的新闻内容中都编排了吸引人的头条与“准头条” 新闻。比如,“今日头条”中的“一批法律法规今天起施行......”,因其内容与百姓息息相关,会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 因此这条内容可以说是头条中的头条。
另外,《新闻连天下》还将硬新闻与软新闻进行了交叉编辑,在广播中录音报道和现场连线交替出现,制造出了山峰波谷相间的新闻段落。这样的播报方式不但提高了新闻内容的现场性,还使得听众的注意力也得以集中——放松—— 再集中。比如在“聚焦天府”的动车报道中,将所有的动车信息集中起来一起报道,先采用硬新闻的方式报道了动车的具体情况,然后通过软新闻的方式来播报了人们对动车开通的看法,期间既有录音报道,也有现场连线,让受众的心情与注意力也随之波动。
三、深度剖析
对于重大新闻,应进行深度剖析,从而体现出报道的深度,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深度剖析不需要太多,每天选取新闻节目里的一两点新闻内容来进行深度剖析即可。一般在国际观察中会进行深度剖析,围绕当天或者是近期以来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地区热点展开报道。深度剖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请专家就某个新闻事件进行点评,或是与国外记者进行连线等等。通过深度剖析,会让受众对重大新闻的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让国际报道变得更加生动、好听。比如,“国际观察”中的“解禁自卫权”报道,通过与东京的央视记者王梦连线,让受众对“解禁自卫权”新闻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四、合理编排国内外简讯
国内外简讯是《新闻连天下》最后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较为简短的一部分内容。当然,时间简短与内容简短不代表可以将这部分新闻内容随意去掉。国内外简讯播报的目的是向受众快速传递一些国内外政策性与民生性的信息。它的传递特点是内容短、信息平、速度快。由于这部分新闻内容较多,但每一条内容较短,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明显划分,相互穿插报道即可。
五、结语
黄金时间段广播新闻节目所追求的目标是受众可以持续收听广播内容,从而扩展市场份额。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只要黄金时间段的广播新闻可以保证新闻编排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就可以吸引受众从节目的开始一直收听到节目结束。以《新闻连天下》为例,它在节目的编排中,注意了以下内容,即对新闻节目进行化整为零,保证新闻内容波浪起伏,对国际重点新闻进行深度剖析,合理编制新闻简讯,进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收听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郭成涛, 倪恩泉. 黄金时段广播新闻板块节目的编排[J]. 视听界,2011(04).
[2] 张霰, 霍惠兰. 晚高峰时段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J]. 新闻传播,2014(05).
[3] 覃信刚. 全新闻电台及其节目编排和运营[J]. 中国广播,2014(09).
[4] 杨迪. 综合性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创新——以北京新闻广播《新闻2013》为例[J]. 新闻与写作,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