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搞好民办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民办高校重大的研究课题,本文着重从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学校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 1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现状及特点
1.1 自信心相对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民办高校学生多为高考失利,分数较低的学生,这就容易造成民办高校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总觉得自己和公办学校的学生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因此在心理上容易造成自信心不足,带着这种心理来到学校,学生存在着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向父母交差等不正确的思想,这些心态的存在不仅加剧了自信心的不足,还将会对今后的成才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民办高校大学生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交往,希望得到尊重,找到心理安慰和归宿。在这一过程中,会使一部分学生在交往中感觉自己的学校名气不大,与公办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自然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学生带着这种情绪来到学校学习,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和化解,长期性格的压抑导致学生心理产生自卑、失落情绪,造成学生的心理不健康。
1.2 追求标新立异,自我意识较强
分析一下民办高校的学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大多家境比较优越,受到父母的无比溺爱,这些“90”后的新新人类,他们思想活跃,张扬个性,容易形成独断的自我意识,许多学生主张自我审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这是有胆识、有魅力、有个性的表现,是现代青年应当具备的品质。这种思想表现在日常行为里,那就是做事一意孤行,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意见。
1.3 思想活跃,但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已经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但在这样的关注中,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缺乏理性,缺少生活的经验,对一些社会现象还不能正确的判断美与丑、善与恶,他们比较容易轻率地将看到的事物凭自己的感觉判断,但是由于缺乏理性和经验,往往做出的判断又不能真实反映事物的本质。同时,大学生本身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遐想,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发展成熟,需要进行引导和指正。由于思想意识的不成熟,他们看待社会,分析问题,注重眼前实际利益和事物表象的对比,看问题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容易得出简单的结论。
2 对学生思想状况特点的分析
2.1 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成熟决定他们看问题的片面性
刚刚经历了高中时代来到大学校园,思想和身心还处于转型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对问题的认识容易产生片面性,易偏激,感情波动大。一方面他们渴望社会接纳,对人生充满着热情和希望;另一方面对时下发生的许多社会现象又不能很好的解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这样造成学生看问题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形成正确的主张。
2.2 社会风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一系列新的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波澜,与此同时,社会上广泛蔓延的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不断冲刷着青少年的心灵,这种影响是直接深刻的,使大学生难免对老师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动摇了他们原有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出现理想信念危机。
3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3.1 重视“两课”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变化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探求新的工作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大多数民办院校对思想(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35页)政治理论课教育重视不够,在课时分配上也比较少,因此,作为学校,首先,从思想上要重视政治理论课的作用,重视“两课”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对于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职责,了解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对症下药,及时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深入学生心理,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3.2 多开展体现学生性格特点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入微、深入人心的工作,是春风化细雨,是润物细无声。要使思想道德教育深入人心,成为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的“航标”,就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围绕着德育教育的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大学生时事政治辩论会、针对各种节日开展的演讲比赛、参观考察、假期社会实践以及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参加社团活动、课外活动首先让学生有机会去认识多点朋友,在交往中,学生也学会如何处理好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珍惜朋友,如何帮助朋友,同时,朋友之间的关爱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而又健康的心理品质,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对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极为重要,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还可以拓宽大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3.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试能力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群体,但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自我调试的方法,从而给自己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找到心理平衡点,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绝不可放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将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临安.民办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初探.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
[2]彭彬战.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及对策.新西部,2009.8.
[3]常利国.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特点及分析.科技信息.
[4]洪莲.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人物,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