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

    2017年9月06日 09:28 作者:lunwwcom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与习惯,严重影响其对文章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严重影响其对文章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熏陶。 但是,深处农村的孩子们,相对城市的孩子阅读面就比较狭窄,平时家长为其买的课外书也比较少,对课外读物的投资相对城市的孩子也比较少,大部分孩子没有更好地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导致了很多学生偏科现象特别严重,孩子学不懂了就越来越不爱学了。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提高孩子们的自觉读书的习惯呢?为此浅谈一下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浓厚的读书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班会、队会、黑板报、墙报、学习园地等多种形式,开展全体学生宣传动员活动,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杂志。 学校尽量营造一个浓浓的书香氛围,才能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巧用故事,激发兴趣

    有的学生虽不喜欢读书,但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最爱有趣的故事。 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学生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就会有再想听的欲望,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教师要经常有目的、 有计划地把一篇篇幅较大的读物缩成一个故事讲出来,或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引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探究原著。 这样学生就会变“被动读”为“主动读”。

    (三)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学生产生向榜样看齐的向上心理。 平时应经常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名人轶事、 历史典故。 也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经常选择性地让他们给学生讲自己的读书收获,朗读自己所积累的美文佳句,说说喜欢的故事,以激起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这样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相互交流读书收获就会更经常了,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加强指导,形成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阅历等实际情况,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有的读书时毫无目的,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即使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这未免会影响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地掌握了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在这里,教师的正确指导就显得尤为为重要,不可或缺。

    (一)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伏尔泰曾说过:“大部分人不会读书。 对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对他们的读书指导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因此,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

    (二)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外阅读应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阅读指导当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三、交流展示,深化能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将所得的收获展现出来,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扬,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他们读书收获,这才能真正地落实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我想方设法,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阅读成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1.读书汇报会。 让学生就近期课外阅读当中的收获心得、疑惑或建议在班内以小组形式交流,再全班交流,尽量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再引导学生汇报评价, 以达到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相互补充,共同提高,评价过程中以表扬鼓励为主,相应地点明不足之处,以利改进、提高。

    2.办手抄报。 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信息、体会、收获等通过办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老师按小组装订成册,一月一次,全班传阅,让同学们共同分享,互相借鉴,互相激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3.讲故事比赛。 小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故事书,不定期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故事讲出来,不仅能加深阅读的印象,而且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编文章选集。 即把平时自己所喜欢的文章剪贴、摘抄下来,以及自己的得意之作,自行设计,编辑文章选集,然后在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也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5.设立展示台。 开辟一个“课外阅读展示台”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如读书笔记、读后感、好书推荐等。 只要是个人满意的作品随时允许上展示台,班级定期评议,一月一次,及时评选、奖励。孩子们上进心很强,总是不甘示弱,“展示台”里的内容不断更新。这个展示台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继而从成功的体会中,不断增强读书的兴趣。学好真正的语文,就必须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要重视和充分利用语文课以外的广阔空间, 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大课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正视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冲破“课本”与“课堂”的约束和限制,充分利用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课内外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