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面指引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旗帜,作为一位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也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树立民主意识与平等观念,教育学生有爱国和敬业之心,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关键词:尊重;民主;敬业;赞扬
新时代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为了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位班级管理者必须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应尊重学生。
尊重是教师科学施教的前提,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强调师生应相互尊重的同时,更强调了教师应尊重学生。[1]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应偏爱一方,无视另一方。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以及日常交往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发表意见(自主选择、犯错误)的权利与行为。尤其是犯错误这一点更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因为大多数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自律性强、遵守班规校纪的学生,而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比较厌恶。其实这种观念不对,为什么?因为中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变化的个体,面对复杂的社会条件以及自身成长中的身体、心理的变化,难免有诸多不适应,因此犯错是难免的。
二、要有民主意识与平等观念。
教育民主与平等是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价值目标,没有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就没有真正的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民主意识要求教师:1.遇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协商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作为班主任每学期给学生排座位就成了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是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同桌呢?还是男生与女生同桌呢?是按照高低个排呢,还是按照视力好坏?这就要同学生沟通与交流,通过协商,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座位。2.要对那些行为怪异的中学生或常犯错误的学生持宽容理解的态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不歧视、不厌弃,耐心引导,努力发现那些行为怪异或常犯错误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些学生。总之民主意识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搞“群言堂”而不能搞“一言堂”。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善于采纳学生的谏言,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学会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搞宽松式、和谐式、自由式而不能搞强迫式、限制式、压抑式,不能对学生要求过多:这些不行,那也不行。教师不以标准答案的代言人和真理的化身自居,使学生在求学发展过程中丧失主动性和创造性。
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没有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就没有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2]
三、要引导学生有敬业之心。
真正的敬业并不只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要对业怀一种虔诚之心,想方设法完成被分解的每一个小目标、小任务。指导学生用心写每次的作业,上每节课,进行每天的锻炼。教师要引导学生爱国和敬业,自己首先就得做到,要怀着一种崇敬之心对待自己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为热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你投去关切的眼神;当学生取得成绩时,你投去赞赏的目光。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成就感,更有信心学好此门功课,对于学生来讲学好了功课也就是敬业,就是爱国。 四、要懂得赞扬学生,给学生以自信。
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很重要,在班级管理中就可以长期运用此法。每个学校的起始年级,由于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学校,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因此新组建的班级相对比较乱。这时教师如果只立规矩,学生肯定很难接受,因为学生进入一个新集体本身就有许多不适应(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业负担等)。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开好这个头?这时班主任就得善于引导,比如说:“凡是给我班代课的老师都说我班课前读书是全年级最好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做课堂的主人(全身心投入)等。”这样,学生在开学之初便处于我班在某方面是最优秀的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的继续给以肯定、表扬,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就养成了,集体荣誉感就培养起来了。其实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这样培养。
作为一位教师,如果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就能增添自己教育生涯成就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 参考文献:
[1]马生有.从心理需要着眼引发求知欲 [J].甘肃教育, 2002
[2]陈英妮. 构建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
基金项目:本文受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 年度课题(SGH17H212);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7JK081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