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
  • 数学课堂教学四种“假象”要不得

    2013年11月08日 14:32 作者:沈恒颜

    沈恒颜

    (睢宁县古邳中学,江苏  徐州  221241) 

    摘  要:课堂教学中,虽然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所理解,但还存在偏差和不到位的现象,还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如三维目标中的“假情感”,小组学习中的“假合作“,自主学习中的“假自学”等,作为教师要摒弃这些现象,认真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假象;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三维教学目标也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达成共识,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穿靴戴帽”的现象,还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

    一、三维目标中的“假情感”

    案例1 (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教学片断)问题:今天是星期日, 天后是星期几?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提问)

    学生1: ,展开式最后一项为 ,展开式最后一项为 ,展开式的最后一项为 ,……

    教师:(未等学生说完)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做太麻烦了,还有其它方法吗?

    学生2: 天后是星期三, 天后是星期二, 天后是星期六, 天后是星期四,……

    教师:(略带嘲笑)这什么时候才能做完?事实上可以这样做: 的展开式最后一项为 ,所以从星期日向前推3天就是星期四.

    评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然而大量的实践证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基本还停留在纸上,情感体验还是一句空话.反思上面的教学片断,教师打断学生的回答,是认为学生所用的方法和自己预设的方法不一致,会导致课堂不能按照预设顺利进行,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师打断学生的回答,并且未作任何评价,然后推销出自己的“杰作”,事实上会带给学生消及的心理暗示:“我不行”,“没考虑成熟,不能乱讲”,已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事实上,学生1的做法是不折不扣的利用二项式定理考察 被7除的余数,解题思路正确,只是没有注意计算的技巧,教师如果在肯定学生做法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来,引导学生得出简洁的方法,这样就会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2的解法,实际上利用了“周期性规律”,教师可能根本就没有想到,教师如果把握这一动态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二、自主学习中的“假自学”

    案例2(正弦定理新授课):上课伊始,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完成如下任务:(1)什么是正弦定理(2)如何证明正弦定理,(3)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有什么应用.10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回答非常好,于是就转入到正弦定理应用的上去了.

    评析: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自主学习更是高效课堂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课堂上让学生自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方法.看书,是一种自学方式,但是,并不是自学就一定要看书.对一些适合探究的知识,看书就容易直接看到结论,就不能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的收获也就要大打折扣.在自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体验疑惑的痛苦与顿悟的愉悦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上述案例中,在10分钟的自学时间里,学生只需要把书上的正弦定理的内容划下了,把正弦定理的其中一种证明方法“看懂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显然是“假自学”.

    三、小组学习中的“假合作”

    案例3:课堂学教中,遇到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于是教师就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这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小组有一个成员在权威的发言,其他成员则在洗耳恭听;有的小组个别学生在认真演算,其他人则讨论较为热烈,但似乎并未围绕主题;有的小组默不作声,可能自己在想自己的.然后汇报学习成果时,有的小组无人发言,另一些小组当然也是小权威的的“高见”.

    评析: 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现在很多教师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强调学生互帮互助,这当然是值得欣喜的.但是如果象上面的案例,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理解解还不深入,认识还不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等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变教师的“填鸭式”为学生的“填鸭式”,这样的合作学习只会流于形式.学生只有先通过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C

    B

    A

    D

    B1

    A1

    D1

    图1

    四、动手实践中的“假操作”

    案例4(习题课)如图,一根棒AB长2米,斜靠在墙壁AC上, ,如果棒的两端AB分别沿AC,CB方向滑动至A1B1的位置,且 米,问棒的中点D随之运动至D1所经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考虑到探究D的运动轨迹单凭说教比划学生是不太容易理解的,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番.课堂上部分学生边思考边画图,部分学生用铅笔和课桌角做实验,部分同学讨论相互合作.几分钟后,教师喊停,开始用预先做好的几何画板课件,把D运动过程演示一遍,并追踪D的轨迹,发现轨迹是一段圆弧,同学再去找圆心和半径就容易多了

    评析:这是一个比较难题目,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学生动手实验是对的,但条件不行啊,铅笔才多长啊,中点的轨迹才多短啊,怎么能看出是线段,圆弧还是其它曲线呢?即便是弧形,又是朝哪个方向弯曲,圆心又在哪里?这些问题仅凭学生用铅笔和课桌角做实验是根本无法有结果的.所以这样的动手实践根本就是无效的,虽然动了手,但是这是“无效动手”,是“假操作”.

    总之,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推广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积极地学习和深刻的理解这些理念,然后在教学中准确地实施这些理念,才可能避免教学的偏差,避免出现以上貌似新理念的“假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