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众多教育专家从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及其教材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讨,如:①本科阶段参加学科竞赛的学 生,在研究生培养中,与未参加竞赛的学生,在各种业务能力中有何优势,能否利用竞赛在短时间内提高其综合能力,需要探索;②上述两类学生在企业实践环节中的差异、学习与思维方式中的特点,几乎无人调研;③能否建立基于竞赛的案例库,缩短学生的培训时间。
因此,我们利用该课题,首先调研了本科阶段参赛与非参赛的学生,对比分析本科阶段他们的实践能力、学习与思维方式的主要区别;然后,选择部分未有参赛经历的学生进行培训、设计作品、参加竞赛,分析其竞赛前后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变化;最后,寻找适合大多本科生的培训、参赛方案,设计基于竞赛、高效、易维护的案例库,以提高其技能与改善其不良学习方式。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2016级、级、2018级研究生以及曲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部分外校同学。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了发放《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参加大学生竞赛调查表》和《研究生在硕士阶段参加大学生竞赛调查表》
的形式,让被调研者将自己的相关竞赛经历进行填写。
三、样本构成
本次共收回《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参加大学生竞赛调查 表》和《研究生在硕士阶段参加大学生竞赛调查表》各份。通过数据汇总,可以看到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参加比赛的有33人,占比51%(见图1);研究生在硕士期间参加比赛的有15人,占比23%(见图2)。
有参赛经历的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参加的竞赛大多为齐鲁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等。硕士期间参加的竞赛多为“华为杯”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电子信息应用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等。
四、报告分析
我们对在本科期间和硕士期间有竞赛经验和无竞赛经验的学生进行调研与跟踪分析。
横向对比,调研学生参赛前后实践能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三个方面的变化。
通过调研,发现参加竞赛之前,有75%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能力评价较低,只注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实际的开发经验,也缺少实践机会和平台,不知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有67%学生反应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只是上课听老师讲解知识,以看懂课本为主,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这种闭门造车的学习方法也导致了学习思维的单一性,无批判性思维,认为课本上老师讲的都是对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差,惯性思维和固化思维比较严重。
从参加过竞赛之后总结中,发现大家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对于所学的知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对于一些科技论文的攥写也有了一定的思绪,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习方法也不只局限于听课和课本知识,而是更加多元化,通过学习网站进行自学,不会不懂的知识会在团队中进行探讨,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融会贯通,从论文中去了解更加前沿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思维更加前沿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思维更加严谨,经常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举一反三;遇到问题也不再是单纯的请教老师,而是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具体见表1。
纵向对比,选择一部分没有参赛经历的研究生进行培训、作品设计、参加竞赛,对他们的竞赛前后的实践能力、学习与思维方式的变化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在本科期间没有参加过竞赛的同学,相对于有过竞赛经历的同学,缺乏娴熟的讲解能力和充分的自信 心,思维方式过于单一,基础技能不够扎实,也没有理论的闪 光点。研究生的竞赛相对于本科生的竞赛更加注重思维创新和 技术创新,所以在参赛后同学们在实践能力、学习方法以及思 维方式中获得收获较大。从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做实验,看 论文到能够得到评委专家的指导和培训,并且自己能够大胆想 象,有条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从不知变通,喜欢一个人钻研东西到能够灵活的去思考问题,善于从团队中寻找解决办法;从纯粹的理论学习到理论和实践并行,并且通过实际应用 使得对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具体见表2。
五、结论
通过对参加过竞赛的研究生调研发现,参加竞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有助于全面发展的探索性活动。学科竞赛在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倡导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樊云飞,刘全明.河北农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宋光海.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文教资料
作者简介:崔辉(1998-),山东泰安人,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王佳庆(1997-),山东临沂人,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巩家辰(1996--),山东淄博人,本科生,软件工程专业。
杨晨(1996-),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检测与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通讯作者:巩秀钢(1970-),山东淄博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技术。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人计划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 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802302076), 山东理工大学双创项目: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建设(项目编号:
)与双创教育建设(项目编号:11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