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2014年8月19日 14:01 作者:吴大放 杨木壮 姚漪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吴大放 杨木壮 姚漪颖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刘艳艳 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1078)、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规划学》典型案例教学研究”(2013JK134)、广州市属高校科研计划一般项目;(2012A014)、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基于GIS 的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辅助教学设计研究”(12A037)共同资助。摘要: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从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教学改革的方向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GIS 技术;实践教学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度很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长期以来,我国的土地科学发展滞后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土地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法律地位进一步增强[2]。《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懂土地利用规划基础知识和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该课程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13 年教育部更新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中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教学能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在人才素质的培养方面强调宽基础、强能力,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3]。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国土、城建、规划、农业、水利、交通等职能部门以及规划设计企业对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掌握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专业技术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上的急需人才。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现时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最终形成自主培养的土地利用规划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队伍[4]。
二、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广州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广州大学于2002 年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同时还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土地管理人才。虽然办学时间短,尚未形成教学模式的长期经验积累,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广泛吸收和参考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土地科学发展趋向上看,应不断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与配合,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并得到有关专业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持,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并不符合当前土地管理的发展趋势。例如教学大纲、教材及参考资料经过努力从无到有基本已具备,但随新的法律法规,相关规程体系的出台和变更、教材的不断更新对原有的这部分资料都需要及时地加以更新和充实;教学手段方面还需要新手段和新技术[5]。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以教学视频或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发展的必然。GIS 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可实现从感官、计量和逻辑上对显示空间进行模拟,对各类信息变化进行仿真,模拟自然过程的演变等,这是其他教育技术所不能实现的。现有实践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训学生多种实验技能”。因此将GIS 技术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增加该课程GIS 数据库、演示的范例和课后实践练习操作等环节,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学》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和模拟预测,形成与学生的轻松灵活互动交流,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形象,印象深刻,知识记忆更加牢固[4]。现有研究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置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建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课程的授课效果,但在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及具体操作上未作深入探讨。基于此,今后该课程的改革方向将探索利用GIS 技术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技术和方法,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将GIS 技术运用到《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跟踪调查与评价分析,通过构建课程数据库、增加演示范例和课后练习实践题库等手段,分析GIS 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成效,为建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体系和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设计系统提供思路。通过旨在加强学生规划技能的锻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他们树立整体的规划思想,从而达到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
[2]吴次芳,潘文灿.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2.
[3]张晓平,刘红芳,邹自力等.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175-177.
[4]梅臣,王金满,王户军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7,(3):88-92.
[5]吴大放,刘艳艳.浅析《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3,526(16):111-112.
作者简介:
吴大放,男,1981年出生,汉族,湖南岳阳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通迅作者:刘艳艳,女,1980年出生,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