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环节,是决定建筑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以高层建筑工程为例,对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首先,文章简要介绍了工程概况,强调了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其次详细阐述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本工程施工效果的观察,证实了各项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建设工程, 建筑共26 层, 总面积10330m2。本建筑包括地下1 层, 地上25 层。地下部分层高5.1m,为停车场。地上1 层层高为3.0m。地上2 层及以上用于居住,层高均为2.9m。本建筑结构为剪力墙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工程勘察结果显示,建筑施工区域的岩石以中风化砂质泥岩为主,厚度> 600mm,抗压强度> 8.55MPa。为确保建筑质量达标,工程决定选择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对不同部位进行施工。
桩采用强度等级为C80 的预应力管桩,筏板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6,因工程所处区域地震多发,为延长建筑的施工寿命,工程决定进一步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施工环节的重视,在明确施工技术要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1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要点以配比、浇筑及养护为主:
(1)配比:商品砼具有配比合理、准确的优势,工程应优选该类型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2)浇筑:
为提高混凝土质量,应采用连续浇筑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如混凝土厚度较大,应分层浇筑,严格控制好每层浇筑的时间间隔,达到防裂的目的。如工程所用混凝土为商品砼,则无需予以浇筑。
(3)养护: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混凝土多为大体积混凝土。
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应用到工程中,施工人员需予以养护,以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应通过洒水降温、覆盖保温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
2.1.2 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设计、模板拆除两方面:(1)模板设计:施工人员设计模板时,必须保证其力学性能无异常。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支撑体系是决定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板底支撑体系为例:施工人员可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施工,将立杆的纵向间距控制在900mm,采用U 托对脚手架进行支撑。当拧紧螺栓时,力矩应控制在40N · M 以上60N · M 以下,确保支撑体系牢固、稳定。施工人员需充分考虑侧压力问题以及对拉螺栓的承载力问题,避免对模板的稳定性造成影响。(2)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后,容易出现孔洞。为解决上述问题,施工人员应及时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确保承重部位能够被最后拆除[1]。为确保模板质量达标,拆除模板前,必须确保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脱模要求。拆除后的模板应置于清洁的区域分散堆放,以备施工所用。
2.2 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以钢筋贮存、钢筋绑扎为主:(1)贮存:钢筋贮存不当容易发生锈蚀或弯曲等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下降。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施工人员需于钢筋入场后,立即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发现锈蚀、弯曲的钢筋,则不得入场。贮存时,应保证空间通风、防雨,以防钢筋发生锈蚀。
(2)绑扎:钢筋绑扎是否牢固,决定着钢筋是否容易移位,决定着建筑露筋问题的发生几率。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钢筋绑扎的力度,确保牢固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绑扎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对钢筋的保护,避免导致钢筋发生弯曲等问题。
此外,施工人员同样应与设计人员相互配合,对钢筋的间距进行控制,确保建筑稳定安全。(3)加工:钢筋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弯钩的角度以及钢筋直径,确保两者相互协调,以免对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1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本工程施工所应用的混凝土,墙柱强度以C50 为主。该强度的混凝土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性更强。以C50 混凝土为例,混凝土的配比如下:水:水泥:砂:石=0.38 ∶ 1:1.11 ∶ 2.72。确保混凝土配比无异常后,应通过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浇筑。本工程中,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450mm,相邻两层的浇筑浇筑和振捣,控制在初凝前完成。采用上述方法浇筑,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如工程所用混凝土以商品砼为主,则需通过加强质量检验的方式,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例如:当商品砼运输时,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不断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当混凝土入场时,一旦发现其质量存在问题,需避免入场。
混凝土入场后,工程应对其进行统一养护。因工程施工期间气温较高,混凝土很可能出现温度裂缝。为预防温度裂缝,本工程决定每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缩小内外温差,提高混凝土质量。
3.1.2 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
为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应确保钢筋质量达标。当钢筋入场后,施工人员应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施工时,梁底部的钢筋接头断面位置应错开45d。本工程施工所用的钢筋长度为9m,两端深入施工缝的长度均为1.5m。确保钢筋参数无误后,应对其进行焊接。需注意的是,如钢筋直径不同,应以直径较小者的焊接参数为准进行焊接。针对个别检验不合格的接头,可采用电弧焊贴脚焊缝法进行补强,直至焊接质量达标为主。钢筋连接时,应首先确保钢筋锥螺纹完好无损,连接后,接头处需做好标记,并对连接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外露的丝扣,应立即重拧。本工程钢筋施工过程中,曾发现一处外露丝扣,重新拧紧后再次对钢筋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未发现任何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需加强对钢筋的分项控制。
以钢筋的加工为例:I 级钢筋末端应做180°的弯钩,如工程设计要求做成135°弯钩,则应适当增加钢筋直径。需注意的是,如工程抗震要求较高,弯钩的弯折角度必须≥ 135°。
3.2 工程施工效果
为判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工程于施工完成后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工程验收结果的观察发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要求。通过对墙体的观察,未见任何裂缝等问题。上述验收结果表明,本工程施工质量达标。建筑投入使用1 年后,本工程再次对建筑质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建筑沉降指标正常,墙体处未见裂缝。上述检验结果,再次证实了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表明,将模板安装、模板拆除、钢筋绑扎、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浇筑以及混凝土养护技术要点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本工程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施工,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且改善了工程的信誉与形象。未来,建议各建筑工程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从模板、钢筋以及混凝土三方面出发,总结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为业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为民.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作用及施工质量控制[J]. 建材与装饰,2018,15(41):1-3.
[2] 杨皓杰. 刍议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8,37(30):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