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逆反心理成因及调适探析
2010年10月12日 10:09 作者:论文网【论文关键词】聋生 逆反心理 现象 成因 调适
【论文摘要】聋生由于听觉及语言方面的障碍致使心理发展有别于正常孩子?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十分突出?使之学习被动、精神不振、自信缺乏、意志衰退等?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本文系统分析聋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并提出教育对策?以期把聋生培养成为身残志坚、身心健康的人。
逆反心理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聋生由于听觉及语言方面的障碍致使心理发展有别于正常孩子,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十分突出。聋生逆反心理有何表现、成因如何,怎么调适呢?
i聋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聋生进人青春期后由于生理日渐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情感上容易冲动,行动上容易任性,出现讽刺、挖苦人;吵架、打架及损坏公物;顶撞,报复老师;知错犯错,我行我素等等逆反行为.归纳起来,聋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八种:
i. i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聋生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就会引起聋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出现“让我向东、我则向西”现象。
1.2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聋生需要不相符时,自然会使聋生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现象,以示不满.
1.3信度逆反。表现为聋生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
1.4受禁逆反。聋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向他们禁止的东茜,他们反而越想接触.
1. 5自主逆反。指聋生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
1. 6归因逆反.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起的逆反心理。
1. 7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育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
1. 8性格逆反。即个别聋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老师、父母或同学.
2聋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行为的不善乃是因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那么,少年期聋生究竟有哪些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呢?
2.1聋生身心发展未满足。,①缺少关注。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聋生也一样,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做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引起别人的关注。②渴望独立。青春期的聋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特的个性。③强烈的好奇心受压制。聋生和正常孩子一样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心,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如果这种特殊的心理需要满足不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2. 2学校受教育权利未满足。①有的教师对聋生不公正的处理。有的教师喜欢成绩好、听话的聋生,当他们犯错误时也不会严厉批评。而对那些不听话的“差生‘,,,,即使他们犯了一个小错误,教师都会给予严厉的批评。而当他们做了好事时,也不给予公开的表扬。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会使聋生产生反感情绪。②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太呆板.有些聋校为了确保聋生的在校安全,制定了太多的规章制度,实行“封闭式”教育。
③对聋生心理疏导的缺失。大多数聋校没有正常开设心理健康课,缺少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聋生产生失调心理时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其中有一些聋生就容易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发泄自己不正常的情绪。2. 3家庭关爱方面未满足.①家长心态不正常。有的聋生家长认为孩子生理上的缺陷是自己造成的,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心理上有种沉重的内疚感,因而对孩子百般宠爱,不论其有什么要求,总是尽力给予满足.即使聋生有了过错,家长也总是予以迁就、纵容。②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随着情感的迅速发展,聋生越来越渴望得到爱和尊重,但现实生活又常使他们倍受冷落。③有些父母关爱不够。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有些聋生家长总感觉生了个“哑巴儿”低人一等,因而常常会把由这种心理产生的怨气不自觉地发泄到聋生身上,而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爱倾注在健康活泼的孩子身上,把聋儿看成是个包袱,非打即骂,对聋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不予关心.
2. 4社会尊重需要未满足。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聋人持歧视、嘲笑的态度。受歧视、得不到尊重是聋生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3聋生逆反心理的调适
3. 1引导聋生树立良好心态.①正视缺陷,树立信心。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聋生总感觉低人一等,尤其在青春期时。而自卑到极点则易变成自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②自我教育,完善人格。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自我教育,教师要引导聋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已。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学会正确归因和自我疏导。
③明辨是非,拒绝诱惑。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面对一些复杂的新鲜事物吸取精华,摒弃糟粕,拒绝不良诱惑,从而增强明辨是非能力,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
3. 2丰富学校人性化教育载体.①引导聋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的聋生会有安全感、归属感;被排斥的和被忽视的聋生孤独感、自卑感更为严重。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
③重视聋生的心理疏导.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聋生进行心理疏导.
3. 3家庭教育多温暖多关爱.①家长要更新观念。首先要设法调整家长的内疚心态,让其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聋生的成长;其次要明确对聋生既不能一味地纵容,任其自由,也不能将其当作健全人对待,一切都以高标准来衡量孩子;最后,要让这些孩子树立信心,做到自强自立,绝不自暴自弃。②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用更有效的方法教育子女。如用体验法,让孩子体验到父母劳动的辛劳,从而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③多给聋生关心关爱。要关心聋生的学习和生活,要让他们感觉到虽然自己有缺陷,但父母并没有嫌弃自己,从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 4社会各界遏制残疾歧视。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条件。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他们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再遭受歧视,自尊心不再受伤害,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