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 影响中小学体操发展的因素研究

    2014年4月10日 15:25 作者:杨娟 赵莹 首都体育学院

    杨娟 赵莹 首都体育学院

    摘要: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阻碍中小学体操发展因素进行深层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促进体操运动的发展,为中小学更好开展体操课程提供理论支持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体操;教育作用;因素

    1.前言

    体操作为学校体育中的一个基础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多研究却表明,体操在中小学中正处于边缘化状态,越来越多的学校减少甚至取消了体操课,同时,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人群对体操的兴趣都趋于下降。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包括与之相关的的期刊杂志和硕博论文。依托体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熟知当前关于小学体操教学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整理,掌握别人对相关论题进行研究的情况,对问题进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

    2.2 访谈法

    通过访谈体操教学领域的专家,走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老师了解当前体操在学校开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措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操课程开展的重要教育作用

    3.1.1 促进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长时间进行体操运动,能提高学生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规范的体操动作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各项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水平。

    3.1.2 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老师在学生学习体操动作时给与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学生排除心理情绪障碍,提高抗干扰的应变能力。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体操动作时能体会到对挫折的思索和成功的喜悦,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3.1.3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通过体操的队形队列练习,集体体操练习中相互帮助和保护,能有效进行集体主义培养,以及通过体操学习建立的和谐人际关系,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都有重大意义。

    3.2 影响中小学体操发展的因素

    3.2.1 学生身体素质因素

    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掌握一切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操动作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同一年龄段身体素质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和生活条件下身体素质水平也会有着巨大差异。现阶段,学生体质越来越差,很少学生不能够完成体操动作,长时间后就对对体操运动丧失了兴趣。

    3.2.2 学生对体操兴趣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操有了兴趣,才会有积极参与的热情,拥有敢于完成体操技术动作的自信心。但是,由于体操项目中有很多技术动作学习起来比较乏味,一些看似简单易学又优美的动作真正学起来却很难掌握,慢慢的学生也就对体操产生厌倦的情绪。

    3.2.3 体操师资队伍的配备因素

    一个学校是否配备有雄厚师资队伍,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像体操这类具有较高难度的运动项目。师资配备的多少与质量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更关系到是否能促进教学进度的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现阶段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良莠不齐,更缺乏大量的优秀体操教师。就算学校配备了专业的体操教师,这些体操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和运动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滑趋势,同时理论水平更新较慢,导致理论、实践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大打折扣,同时也阻碍了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一些非体操专业的体育教师对体操知识储备的水平较低,有的甚至不能完成体操项目的技术动作无法以至于无法开展体操教学。

    3.2.4 场地器材因素

    体操器械及场地是学生直观认识和了解体操动作的重要工具,它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建立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完备的器材设施,不仅可以减少学习体操动作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能给学生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的感觉,进而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学校在开展体操课的过程中,校内体操器材的配备状况,将直接影响体操的教学效果。然而现阶段很多学校因为教学设施短缺,无法上课,还有的学校体育器材年久失修,无人问津,对体操教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4.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1.1 体操在中小学教育中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种结果是由诸多影响因素造成的。

    4.1.2 体操运动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水平,改善心理健康状态以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4.2 对策

    4.2.1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师在体操课中,可适当安排俯卧撑、引体向上等项目的练习,提高学生力量素质;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重点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和静力耐力;通过压腿,摆腿等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和柔韧素质。

    4.2.2 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数目及学生的体操技术水平配备专业的体操教师。完善体操教师的培养机制,提高体操教师专业技能能力。

    4.2.3 课前安排运用体操器械的游戏,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增强自信。使学生明白长时间体操动作会使学生形体和姿态健美,逐渐增强对体操课的热爱。

    4.2.4 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安全使用体操器械,按照要求合理使用器材,注意保护与帮助的合理性。政府和学校应进行资金投入,完善体操场馆和器材设备。并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体操课的正常开展。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体操场地问题的情况下,应适当的考虑以空教室来替代室外的操场。

    4.2.5 要加强宣传学校体操意义和教育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开展体操活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郑汉山.学校体操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世界,2013,(02):96-97.

    [2]刘兴斌.中国中小学体操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07):117.

    [3]林彩丽.影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的因素.[J].内江科技.2010,(04):162.

    作者简介:

    杨娟,女,1988年4月出生,籍贯:湖北咸宁,首都体育学院2011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在读研究生。赵莹,女,1988年1月出生,籍贯:河南永城,首都体育学院2011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 才智 /81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