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医药论文 ->医学论文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2年5月10日 16:56 作者:lunwwcom
    我科于2006 年9 月至2008 年10 月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4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108 例均为住院患者,经神经系统检查及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 例,男32 例,女22 例,年龄45~78 岁。平均60.4 岁。轻型16 例,中型32 例,重型6 例。对照组54 例,男33 例,女21 例,年龄46~78 岁,平均60.3 岁,轻型18 例,中型31 例,重型5 例。两组年龄,病情程度及颅脑CT改变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灯盏花素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 日1 次,14 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 日1 次,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同时辅于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治疗,并视情况予适量甘露醇脱水以减轻脑水肿。
            1.3  疗效判断
            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状态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 级。 
    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46~90%,病残程度1~3 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减少评分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20 例,显著进步27 例,进步4 例,无变化2 例,恶化1 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基本痊愈11 例,显著进步25 例,进步7 例,无变化8 例,恶化3 例,总有效率79.63%。两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使神经细胞缺氧,导致脑细胞组织变性,坏死,其病理机制与缺雪引起的钙离子向细胞内过量流入及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引起自由基连锁反应有关[2]。灯盏花素注射液成份为:灯盏花素。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保护脑细胞改善脑功能,预防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梗死发生等作用。①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灯盏花制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计数,抑制内源性凝血系统,促进纤溶活性,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对体外血栓形成起抑制作用。②改善血液流变性:灯盏花注射液能降低全血粘度,脑血栓形成病人使用后,血球压积、血浆比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等指标改善十分明显。③改善微循环:灯盏花制剂对多种动物微循环障碍模型有明显改善作用.④增加脑血流量,能扩张脑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脑及外周血流量;明显降低大脑中动脉张力。⑤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观察结果显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中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分标准[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6-382.
    [2] 王珏,程安龙,吕善庆,等.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8(2):115.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