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设疑、质疑的过程。因为疑问往往是人的思维的开端。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须层层设疑,要用疑问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过潜心思索,在解疑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怎样实施“质疑教学法”呢?下面是笔者的一点浅见:
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 一、让学生亲自尝到因质疑获取新知识的甜头。
贝弗里奇说过:“最大的报酬是发现带来的激动。”正如许多科学家所证明的,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它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情上的鼓舞和巨大的幸福与满足。
同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尝一尝因质疑而获取新知识的甜头,他们也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情感上的鼓舞和巨大的幸福与满足。
如教《孔乙己》一课时,当学生对课文结尾写着的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了如下质疑:“‘大约’表示一种推测,‘的确’表示肯定的判断,这一对有矛盾的词语,怎么可以修饰同一行为?”当时,我没有马上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互相研讨去发现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解疑。在我的细心点拨下,学生们基本找到了“大约”一词所指的内容:因为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到酒店时,一是脸黑而且瘦,衣衫褴褛,双腿被人打折不能行走,仅靠双手移动,到处行乞,此时他已形容枯槁,行将就木。以后这几年又没露过面,可是作者又没有确实的消息证明他已经死了,所以只能从孔乙己的生活现实出发,推测他可能死了。然后我又从社会根源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对孔乙己不幸而死的必然性进行剖析:孔乙己在生活中只是一个“多余的人”,只是大家无聊时的“笑料”,周围的人对他不但没有一点同情心,反而不是讽刺,就是挖苦打击,甚至进行毒打。在他在文中最后一次露面以后,人们更不可能同情他或者帮助他。所以,综合以上种种情况,孔乙己能活下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通过以上让学生质疑并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明确了“的确”一词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及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这样,学生不仅通过精读深思解决了问题:这句话不仅不矛盾,而且语意是明确的,它含蓄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结局,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同时也让学生亲自尝到了质疑的甜头,引起他们学习的冲动,产生对质疑的巨大兴趣,从而能动地运用质疑这一手段进行学习。
二、让学生亲自掌握住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是说,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质疑,要让学生亲自掌握住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为使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我首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摸索到的各类质疑方法总结归类,编为“质疑十法”印发给学生,这十种质疑方法为:
1.在疑问中再质疑;
2.在讨论争辩中质疑;
3.在温故知新中质疑;
4.在参考比较中质疑;5.在角度变换中质疑;
6.在特异情况中质疑;
7.从不同的体裁特点中质疑;
8.从言外之意中质疑;
9.从联想中质疑;
10.从词语中质疑;
三、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劳动。
在质疑过程中,敢不敢对教材中已有定论的东西再质疑,这个问题牵涉到能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尖锐问题。事实上,在学习中大可不必迷信已有定论的东西,因为前人的一些结论往往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片面性(当然,并非所有的定论都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可以去突破它、发展它,这就非要敢疑不可。因此,对待学生向有定论的东西进行的质疑,教师决不能因为已有定论就轻易地否定学生,即使学生质疑的理由不充足,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而要首先肯定这种善于进取的可贵精神;其次要帮助学生进行研究,须知这对学生是一种最可贵的鼓励。退一步说,就是学生质疑的问题将了老师的军,让老师下不了台,老师也切不能忘记对学生的鼓励。更不能以“权威”自居,用种种框框限制学生的思维。否则,学生的智力就不能发展,反将受压抑而窒息,如果这样,那么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有所发现,产生疑问,善于质疑,敢于质疑,促使其探索精神不断增长,思维不断发展。一旦学生尝到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发现知识新天地的甜头,学生就会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能力。如果达到了这样的效果,那就实现了我们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高目标。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恰当运用、善于总结,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具有发挥思维的空间,就能让学生品尝到质疑的甜头,从而让学生在解疑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