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正在推行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六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关键词:交流展示 互动探究 策略探析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所谓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利用“六环节”来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根据本校实施三案六环节的情况,下面简单地阐述一下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的实施策略。
一、交流展示。在“自学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解,每个学生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师已在指导资料上给每个知识点设了讲题,并陆续地介绍了一些讲解的各种方法。担任讲解任务的学生在自学时,就开始准备(相当于备课),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向老师申请帮助。其实,这是以“互教”的形式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讲后所余时间,学生可以针对这些学生讲解的内容,对于不理解、讲得不清楚或有不同意见的知识点进行探究讨论。我鼓励到台前主持课堂的学生及讲解“讲题”的学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任他们如何设计、如何折腾,从不批评。除非遇有明显错误,我不得不当场插话,但绝不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交流展示中讨论和板书的问题答案,倾听学生发言,进一步把握学情,考虑调整互相探究的问题、精讲点拨的要点等。
二、互动探究。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
其一,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或者学生对课本结论提出怀疑时,教师不作正面回答,将分歧点或疑点交给学生讨论。如在讲高二哲学“意识的作用”时,书上说道:“蜜蜂筑巢、蜘蛛知网,表面看起来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其实不然。它们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有的学生不是十分认同,认为动物也有意识。对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有的学生指出,有的动物具有模仿能力,有的动物能认路,因此动物也有一定的意识。有的学生指出:“狗、猫、猴等都是比较聪明的动物,对于家养的狗和猫,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它们当人看待,同它们说话,同它们玩耍,殊不知它们同我们在智力上却有天壤之别。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我们能窥见智力之谜的一丝光亮,即照镜子的问题:猫、狗、猴都是不会照镜子的动物,一辈子不会,无论你怎样教它、启迪它,它们也永远弄不明白镜子里面就是自己。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它们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一个独立的思维系统。”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如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通过讨论可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形成学生之间互相争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为讨论寻找论据,必然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巩固。
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题要有针对性。学生问题的提出,等于在师生间架起了一条信息的热线,如何把众多的问题合理地进行筛选,从而使它具有针对性,只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我们选择的标准是这样:把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选出来,尽量选那些学生感觉到、触摸到但又是他们懂得不透彻的地方,即“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部分,选那些初看起来不易察觉的知识交接点部分,或大多数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部分。总之,选出的题目既要针对学生知识的实际,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
(2)题目的难易要适度。不要选那些问题太简单、只需要从某一角度或两三个人就可论述清楚的命题;要选那些能引起思考、引起争议,还需要几步论证才能讲清的问题。当然题目也不宜太难,不然全班仅几个学生答得头头是道,大部分学生思维积极性没有调动,收效不见得好。
(3)题目要有新鲜感。或抛出一个新鲜的材料引起讨论,或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出题,或是提出发生在周围大家熟悉的人和事,从而引起讨论。总之,要通过“问题”向学生提出探索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克服他们被动的学习状态,增强其主体意识,从而使师生心理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