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兴趣点爱上语文课
2017年2月13日 13:44 作者:曾俊亭曾俊亭
(岷县梅川中心小学甘肃定西748400)
摘要:要让每一课书、每一节课成为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的火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教师寻找最佳教学手段的途径
来实现,拨动学生的兴趣之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关键词:语文,兴趣,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
孩子是根本没有的。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是让学生生动、主动
地学习、发展。生动、主动地学习就是学生自己有兴趣、很投
入、自觉自愿地学习。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一
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要活泼、激越,要让每一课书、每一节课
成为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的颗颗火星,用教师的爱教、乐
教、善教来带动、促进学生的爱学、乐学、善学。而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则要通过教师寻找最佳教学手段的途径来实现,拨
动学生的兴趣之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便让智力活动
在情绪高涨的状态里进行,让学习过程充满丰富的精神生活
和积极活跃的气氛。
一、深知学生,寻找兴趣点
《学记》有言:“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
喻。”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学生对所学的教材,
有的喜欢,有的就不喜欢;对课文中的一部分内容有兴趣,而
对另一部分内容则兴趣不大;对有的学习内容感到容易,好理
解、好接受,而对其他的学习内容则感到困难。学生这种现实
的、直接的兴趣表现在教学中无时不在。教师不仅要精通教
材,知其重点、难点,也要深知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疑惑点。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很强,富于探索性。学生喜欢探索
问题,新奇的、不寻常的知识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引
发他们的兴趣。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
力量。所以,教师要提供探索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
加入获取知识的进程中。只有学生自己发觉有的问题应该弄
明白却没有弄明白,某些问题被忽略了而不该被忽略时,他们
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才会产生和迅速增长起来。教师就要善于
从教材中挖掘这样的“兴趣点”。
二、施展个性,利用兴趣点
学生感兴趣的教材,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有利因
素。但往往也存在相反的情况,有时一篇学生感兴趣的、好的
教材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学生读起来还蛮有兴趣,老师教
完后反倒索然无味。因此,对学生爱学的课文,教师要充分利
用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在课堂上积极地活动
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所谓利用兴趣点,就是让学生的情
绪和兴致得到充分发挥、施展,而不是受到压抑和制约。比如,
有些教材本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
挥它蕴涵的情感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全面投入,以得
到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很好的学习绩效。
三、探索研究,激发兴趣点
“兴趣点”明显的,教师们要利用好“兴趣点”;“兴趣点”若
明若暗或完全隐蔽的,则要靠教师们巧设教学问题一一来激
发。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很强,渴求急需的知识,但如果知识的
深浅度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相适应,也会失掉兴趣。学
生不喜欢《穷人》这篇课文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不喜欢的主
要原因是“看不大懂”。怎么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呢?教学
时,就从学生不懂处入手。初读课文后,先提问,课文写了哪几
位穷人?主要写了谁?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文章里出现的人物和
主要人物。然后就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不懂,理解起来有困
难。学生阅读的障碍比较集中在桑娜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上,不
知道桑娜的这些心情要说明什么。了解了学生的难点后,教师
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探讨、研究这些难懂的地方”,并鼓励
他们,你们一定会读懂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下由不懂到
懂的过程,学完以后,看谁能说说是怎么学懂的?方法是什
么?”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建立了信心,学习能“解渴”,就愿
意学、乐于学。就这样,疑惑点转化成了兴趣点,阻力变成了动
力。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一边细读桑娜的几种不同心理状态的
描写,一边议论、分析出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的心理:等
待丈夫时的思念、担忧心理;探望西蒙时的同情、怜悯心理;抱
回孩子后的矛盾、不安心理;面对丈夫时的紧张、害怕心理,以
及最后既惊异又平静的心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桑娜这
些主要的心理描写──矛盾心理,来展开探讨。学生从中分析
出桑娜复杂的矛盾心理的各个方面:贫寒的家境与帮助别人
的矛盾;关心丈夫与抚养孤儿的矛盾;打鱼的艰辛危险与养家
糊口的矛盾;对加重丈夫的生活重担而内疚与怜惜两个孤儿
的矛盾,等等。正是这些复杂的矛盾心理使桑娜表现出不安、
担忧和害怕。到这时,教师才向学生提出几个应引起他们注意
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积极、活跃的思想。教师问:桑娜为什么会
产生这些矛盾心理?学生思考后分析得很好:矛盾产生的根源
就是因为贫穷。因为如果收养两个孤儿,他们的生活会难上加
难。教师再问:矛盾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
了事物的本质,体会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他们从课文中收养
两个孤儿的事情上感受到“穷人”贫穷之中更见无私。最后,教
师让学生谈谈渔夫和桑娜是怎样的穷人?学生纷纷说道:“他们
是善良正直、助人为乐的穷人”,“是宁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
人的穷人”,“他们虽然贫穷,但有颗金子般的心,是可敬可爱
的穷人”。教师夸赞道:“你们不但读懂了,而且理解得多好
啊!”学生开心地笑了。他们从面对这篇课文知难而进的体验
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只有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激发出学生的兴趣点,才
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在学习过程中更为专注,能够随着教师
的引导开动脑经,主动思考、探究和释疑,感到学有成效,逐步
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发展了语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