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年7月22日 15:07 作者:郝素伟 晋城技师学院郝素伟 晋城技师学院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联系法是指将所学语文知识和已掌握的语文知识、方言、英语、文化常识等进行联系,相互比较,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立体的;多维的;知识网
语文教学中的联系法是指将所学语文知识和已掌握的语文知识、方言、英语、文化常识等进行联系,相互比较,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起到增强兴趣、加深理解、促进记忆的作用。下面就我在日常教学中对这种方法的尝试加以阐述。
一、与已掌握的知识相联系
在新课的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美腿与丑腿》这篇哲理性散文的时候,先让同学们回顾一下已学过的相同体裁的课文,说一下它们的共同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同时巩固了已学知识。在学习《伯格曼法则在北极》的时候,让同学们联系以前学过的说明文,通过比较得出说明文的各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要求同学们把课文和注释以及我补充的知识点熟练地背诵,以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能够联系。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我常常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如讲到“窃为大王不取也”和“道芷阳间行”时,我会引导同学们回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句子“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和“间至赵矣”,从而理解“窃”和“间”的意义和用法。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前后知识的联系性,明白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及时复习、认真记忆的学习习惯。
二、与方言的联系
方言是地方使用的语言,有很完备的表意手段,不仅是交流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还能起到促进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学到文言文兼词“诸”的时候,让学生明白它不仅意义上相当于“之于”,而且读音上也是“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和“于”的韵母合成的读音。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我就举了本地方言中的一个例子:我们方言把“拌”说成“不烂”。学生听了之后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兴致高昂,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在学习《雨霖铃》的时候,讲到这首宋词押的是入声韵,学生们不理解。根据本地方言有入声这一特点,我让同学们用方言读以下两组字:“衣、凄、路”和“一、七、鹿”。这些普通话中的同音字用方言读声调却不相同,后一组字显得短促。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入声字和其它声调的不同,让学生感到饶有趣味。
三、与英语的联系
汉语语法上的术语来源于外语,在汉语语法教学中,我经常联系英语,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比如同学们认为汉语介词不容易理解,以至于句子中有没有介词都不知道。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把常见的介词背下来,同时把它们在英语中对应的介词写出来,进行比较,加深理解。在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时,让同学们和英语进行比较,让同学们理解介词结构在不同的语言中位置是不同的,这是一个语言习惯问题,但是无论位置如何,它们在句中都作状语。通过这样的联系和比较,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使他们明白了仅凭一个结构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它作什么成分往往是错误的,必须搞清楚结构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学习单句的时候,学到了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个知识点。我告诉同学不要死记硬背,提示他们想一下“物”的英语单词是什么,然后使他们认识到,“物体”和“宾语”在英文中是同一个单词,这样就容易理解、容易记忆了。此外,在学习文言文代词“莫”、“或”时,我会引导同学们联系英语中的代词“nobody”、“somebody”来理解。
四、与文化常识相联系
语文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教学有中华文化这肥沃的土壤,必然枝繁叶茂。语文教学必不可少地涉及到文化传统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注重联系文化常识对于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中常涉及到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称谓。比如称自己为“在下”、“牛马走”、“鄙贱之人”等,称别人为“子”、“足下”、“公”等,都表现出一种自己谦虚、对别人尊敬的趋向,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谦逊的美德。语文教学中常常涉及到古代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岂曰无衣》一诗中,有“与子同裳”句,“裳”指的是战裙,在教学时就要指出,在古代穿裙子不仅仅是女人的专利,并借机讲一下古代的服饰,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在学习《鸿门宴》时,读到“项王、项伯东向坐”时,就要强调古人以方位来区别尊卑的习俗。读到“项王按剑而跽曰”时,讲一下古人的坐姿,是席地而坐,不像现代人一样坐椅子或凳子。现在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仍然席地而坐,那是学习中国文化的结果。如今的中国人反而坐姿变了,这使我们看到“文化传播者变化得快,文化学习者却保持原貌”这一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在学习《雨霖铃》时,就要讲解古人送别的习俗:古人在驿路上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送别朋友的地点就在长亭;驿路两边种满了柳树,送别时,要折柳枝赠与朋友,表达不愿离别之情。然后讲一下“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的典故,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祖先的生活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诗情画意,从而增加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综上所述,语文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知识网中。语文的学习,就在于把一个个知识点贯穿起来,联系起来,而不是知识的堆积。学习语文,要循序渐进,把新知识的获得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而且要广泛地联系其他语言知识,密切地联系文化常识。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前后所学知识的衔接,注重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联系,学会比较,学会系统化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
> 才智 /82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