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语文难”旁的一缕曙光
2014年7月22日 15:07 作者:桂国胜 光山县第三初级中学桂国胜 光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多体验、感悟生活,尤其是熟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更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诵读不愧是诊治当前“语文难”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诵读“语文难学,语文难教,
语文成绩普遍难以提高”是困扰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疾,究其原因,似乎很多,但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学生动手写的少,读的更少,导致视野狭窄,感悟肤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桂步,无以致千里”,没有厚积,哪来的薄发?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多体验、感悟生活,尤其是熟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更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诵读不愧是诊治当前“语文难”的一剂良药。
那么,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阅读的两种主要方式是朗读和默读,但朗读的心理活动要比默读的心理活动复杂的多,朗读首先是用视觉摄取外界各种信息的内化过程,同时又是用口和脑外化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眼、口、耳、脑要同时参与,协调一致。尤其是思维的重要器官——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摄取、分析、判断、感知、联想、想象的高速运动状态。与默读相比,朗读对语言的领悟和感知,不是弱化,而是大大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抽象思维能力要强,易于吸收较直观的感情的事物,诵读正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活动营造出了较为形象的氛围或情境。这正迎合了学生阅读心理的渴求,看到文辞优美的文章,有些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朗读起来,学生的探知欲望随诵读而产生和发展。
二、诵读能帮助学生存贮知识,积累“说话”素材学语文,
用语文,归根结底是为了“说话”,话说的得当与否,关键在于积累说话材料的多少,积累主要靠记忆。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中学生正处在记忆力最佳的年龄阶段,多读多背的结果是给他们营建了一座终生取之不尽的信息知识库,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制而后识器”正说明了积累感悟的作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挑选出32 篇文情并茂的文章,让一个班的学生背下来(每周一篇,定期检查与反复检查相结合来督促),到了第二年发现该班的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明显优于另外一个没有进行此项活动内容学生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的文章或段落,特别是近几年中考加重了这类题型的含量。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足够重视,致使不少精美的文章在眼皮底下昙花一现,学生少有印象而收获甚微。
三、诵读可以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增强用语说话的能力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力,是一种语言直觉力。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长期大量的识记、运用、积累才能获得。语言大师叶圣陶、吕淑湘很注重口语的培养和训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语感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鲜明。当代语言学家更是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做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四、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通过诵读,语言的外在形式、隐含的意义和各式各样的语言方式就会在大脑中出现,就会对语言器官的形成,积累形成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牢固的语言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生活化、日常化、熟练化、自动化便形成了语感。诵读的作品越多,诵读作品的次数越多,语感的培养和训练的系统就会越强。学生的用语说话的能力就会不断得以提高。
五、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其审美情趣文学作品的鉴赏既是一个对文学作品理解、消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者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进一步提高的过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一方面,而这种素质的获得和提高,诵读往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诵读,可将无形的变有形,无声的变有声,抽象的变形象。在这种有形、有声、具体形象中学生可以去感知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描绘的景象,营造的氛围和意境。学生的思维就会随着诵读驰骋于音形义有机结合的或静或动的画面中,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就随着诵读的日积月累逐渐提高。如朱自清《春》中描绘的春花、春草、春风、春雨等充满浓郁气息的画面,如果不诵读,“大家”笔下的春之形,春之声、春之味、春之韵怎能定格在学生脑海中,摇曳在学生的心湖上?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操在诵读中获得了春风化雨般的陶冶。诵读这些声情并茂,文辞颇佳,文质兼美的文章,文学欣赏和鉴赏的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分辨真善纯、邪丑恶的能力也得到加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坚持下去,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不是没有可能的了。诵读,语文教学中的一面镜子,鉴镜反思;语文原来不是那样难,那样枯燥。广大师生若能充分认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让诵读真正成为习惯,成为爱好,成为手段。那时“语文难学,语文难教,语文成绩普遍难以提高”的被动局面会被打破,语文教学呈现一缕曙光。
> 才智 /81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