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700-765),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渤海蓚 是并未得到李少康的重用,于是高适又开始了漫游。天宝(今河北景县)人,他生活在国力强盛的盛唐时期,历经开 八年(749),高适回到商丘,经刺史张九皋的举荐举有道元盛世、安史之乱、永王之乱,50岁才进入官场,历任封丘 科入仕,担任封丘尉,至此,高适结束了近50年的布衣生 尉(从九品上)、左拾遗(从八品上)、蜀州刺史(从三 活。纵观高适50岁前的人生,仕途不顺、生活贫困,多次品)、剑南西川节度使(从三品)、左散骑常侍(正三品) 干谒未果,但是他并未怨天尤人、悲观厌世,始终以社稷等职务,是唐代诗人中极少数为官时间最久、官职最高的文 安危为己任,秉持报国之志。高适是豁达的,正如他送别人。他一生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关心百姓、审时度势、识大 友人时的诗歌,送别董大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体、顾大局,因此得到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代皇帝的 不识君”,抑或送别韦参军时“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 赏识。《旧唐书》记载“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 泪沾衣巾”。高适豁达的心胸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注定他已”。高适心胸豁达、情系家国、体恤民情、审时度势的品 虽经历史巨变仍能实现政治理想,留下不朽功绩。
质对今天的为官者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扎根基层实践、心系民生发展一、出身武将世家、厚植家国情怀 为官者最重要的是要关心百姓疾苦,想民之所想,急 自古以来,文人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民之所急,制定政策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高适曾三 高适出身在武将世家,养成了豁达的心胸和独特的人格魅 入边塞,开元十八年(730),高适北游燕赵,初次接触边 力,他不空言傲物,重节义,深怀报国之志、秉持家国情 塞的风土人情;担任封丘尉期间,曾经送兵到蓟北,并在 怀。高适祖父高偘,担任左武卫大将军,曾攻破高丽、突 蓟北生活了一段时间;天宝十二年(753),高适入河西节 厥,战功显赫,被封为平原郡开国公,死后获得陪葬乾陵 度使哥舒翰幕府担任掌书记一职,对边塞风土人情、军旅 的殊荣,据史料记载,能够陪葬皇陵的皆是达官显贵或是 生活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边塞的数年,高适接触到 朝廷重臣,其子孙于死后亦可陪葬皇陵,这对为官者而言 普通士兵,深切体会到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吃“糠核” 是一种很高的荣耀。其父高崇文,曾担任韶州(今广东曲 “若刍狗”衣食不足、久居边塞思念家乡与亲人,边关将 江县)长史。伯父高崇德,担任兆、胜两府都督,沁、 领生活奢靡、不体恤军务等等。他钦佩士兵们的效命死 会、延三州的刺史,并州大都督府的司马,太子右卫率。 节、同情军士们的生活艰辛、体恤他们的思乡情切,抨击 伯父高崇礼,担任云麾将军行左卫率府中郎将。堂兄高琛 将领的怙宠贪功,主张要消除士兵们的不公平待遇等等。 (高崇德子)颇具才华,得到宰相宇文融的赏识,曾担任 正是对边塞军旅生活的熟悉,高适对待战争的态度是理性 道州司功、睢阳郡(今商丘)司功、荥阳郡司兵等职。高 的,他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待战争,即看到战争残酷无 适早年居住在洛阳,耻于“预常科”考试,于是20岁时去 情,造成无数家庭生离死别,希望尽可能避免战争;又看 长安游历,“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胸怀抱负与理 到战争解决边患问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但是反对 想却没有太大的收获。之后高适返回洛阳,此时洛阳的产 滥用武力和内战,“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
业因变故皆已变卖,“归来洛阳无负郭”,于是高适向东 入仕前数年的农耕生活,使高适熟识下层劳动人民生 来到了商丘一带,过起了种田砍柴打猎的日子,这几年是 活的艰辛,十分关注百姓生活。此处举三则事例,可见一 高适生活最贫困的时期。虽然生活清贫,高适并未怨天尤 斑。有一次,高适途径东平遭遇洪水,百姓家园被淹没、 人、自怨自艾,仍身怀报国之志,“雁池垂钓”希望自己 食不果腹、流离失所,高适十分痛心,提出“田租应罢 能如姜太公般得到君主的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很多文 收”的政治主张。天宝十一年(752),高适自蓟北返回封 人选择南下避乱或是隐居,如李白携家人于庐山隐居。此 丘,看到县尉催促百姓交租十分不满,不忍“鞭挞黎 时的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潼关失守后高适从叛贼手 庶”,也不愿意逢迎长官,便辞去了封丘尉。另,肃宗出 中逃脱奔往正在西行的玄宗,分析潼关失守的原因并献策 于政治目的将剑南道划分为东川、西川两大节度使管辖,平乱,获得玄宗的赞赏。 高适看到分治不利于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加重 开元十八年(730),高适向北游历燕赵,先后拜谒恒 百姓税赋负担,于是上书陈述分治的弊端,反对设立东川 州刺史韦济、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并没有得到二 节度使,但是建议未被肃宗采纳。之后数年分治的弊端日 人的任用。开元二十三年(735),高适前往长安参加举试 益显露,严重削弱了边防力量,代宗继位后又重新审视东 没有成功,在长安住了三年之后,高适返回商丘。天宝元 川、西川的区划问题,于广德二年(764)合并为一道。高 年(742),高适堂兄高琛担任睢阳郡(今商丘一带)司 适一生心系百姓,他同情征夫思乡情切、体恤百姓农耕辛劳、心系民生发展;为官期间“政存宽简”,向往宓子贱 友,包括高适。高适并未直接施救,后人借以认为二人感“鸣琴而治”的德政,展现了亲民爱民的官员形象。 情一般。从杜甫、李白、高适三人同游商丘的诗作可以看三、洞察时局变化、彰显政治智慧 出事实并非如此。玄宗避难蜀中,不得不接受肃宗自立的 自古以来,为官者往往会受到人情、面子等的牵绊, 事实,委派韦见素、崔涣、房琯等人带着玉玺去灵武册立 重则拉帮结派、收受贿赂,因此要坚持底线思维、树立大 肃宗。这些老臣之后被肃宗或罢免、或调离,不能参与政 局意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高适得到唐玄宗、唐肃 事。杜甫上书求情不仅没有改变房琯被罢免的结局,自己 宗、唐代宗三代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得益于他的政治智 还被肃宗疏远。高适熟知肃宗的政治意图,深知李璘兵败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后朝廷急需的是稳固政权、平定安史之乱,一切与永王有其一,洞察时局变化,谏阻玄宗“以诸王分镇”。至德 关的话题都具有敏感性。李白事件因其名气在当时颇受关 元年(756),哥舒翰战败、潼关失守,高适从叛军手中逃 注,为李白求情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政权的稳固,甚至会 脱奔赴玄宗,上《陈潼关败亡形势疏》分析潼关失守的原 将李白事件恶化。高适没有替李白求情,这在别有用心的 因:将领“不恤军务”,军队粮草不足等,得到玄宗的赏 人看来或许是冷漠、不近人情,实则显示了高适的大局意 识,称其“怀经济之略”,封为侍御史,跟随玄宗前往成 识和底线思维。高适为官十五年,期间不曾借职权给家族都,不久升为谏议大夫。玄宗以诸王分镇天下,高适洞察时 亲眷谋私利,可见一斑。
局变化,看出内乱隐患极力劝谏,但是意见并未被采纳。玄 《旧唐书》载高适“以诗人为戎帅,险难之际,名节 宗任命李璘为山南东路、江南西路、岭南、黔中四道节度 不亏,君子哉。”纵观高适的一生,他始终以“功名自使、江陵郡大都督,此举为后来李璘谋反埋下了隐患。 许”,不空谈,不因为仕途不顺而怨天尤人,胸有大志, 其二,断言永王必败,彰显政治眼光。永王李璘谋 心系家国;扎根基层,体恤民情;洞察时局变化,彰显政 反,肃宗任命高适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与 治智慧。高适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 韦陟、来瑱一起平定永王之乱。平叛大军还未到达扬州, 魅力在今天依然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永王李璘就因为内讧兵败了。《旧唐书》载李璘“生于宫 中,不更人事”,其子襄城王手握兵权被奸臣蛊惑,妄想 参考文献:
借天下大乱自立为王,这就注定李璘势必会失败。起初肃宗听闻高适颇有政治谋略,便召其询问对策。高适分析江淮局势、断言永王必败,彰显了独特的政治眼光。
其三,坚守底线,体现大局意识。永王李璘兵败身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张富祥注.《吕氏春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M].北京:线装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