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先天不足
我国高职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党建工作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受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高职院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也存在着若干不足:
一是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普遍脱胎于中职或者职高、技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主体是未成年人,因此在这类学校中,党建工作主要围绕教职工开展,针对成年大学生开展党建工作的机制不健全。二是学生党建工作经验不丰富。同样由于高职院校建设基础的限制,其教师队伍包括部分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教师,也是由原来中职学校的教师转型而来。他们原先多从事教职工党建工作,并无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经验。三是学生党建工作条件不理想。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信仰、信念的理解能力弱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习上体现为积极性、目标性不强,缺乏学习自觉性。在道德观和行为习惯上体现为不够成熟,全局意识、整体观欠缺,有入党意愿鲁霜慧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该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的基础上,从组织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三个角度提出了创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工学结合;党建创新;同育共管
作者简介:鲁霜慧(1978-)男,汉族,浙江省淳安县人,硕士学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行政管理。
和意识的学生数量相对少,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党组织设置难度更大,影响了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的有序开展。四是学生党建工作时机难把握。高职教育普遍实施2-3年学制,在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留给学校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的时间过短,绝大多数党员发展需要在第4、5学期,甚至第6学期完成,而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第5、6学期是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高峰期,使得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已发展的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和党建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工学结合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是一脉相承的。高职院校不管是实施“2+1”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工学交替”的学制设计方案,在客观上都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更短,党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
一是支部党员分散在各地实习,基层组织的作用难以发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基于实际情况,一般以二级院系为单位设置学生党支部,少数可以实现以专业或者年级为单位设置学生党支部。不管是以院系、专业为单位或者以年级为单位,在不能集中安排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情况下,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与学习活动较困难,并且支部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监管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而影响了党支部职能的发挥。
二是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预备党员的发展考察难以开展。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党务工作者在与学生沟通、培养等过程中面临困难;同时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同时企业党组织不健全或对参与学生党建积极性不高,一方面使得原有的团组织推优、党支部培养、党总支把关的党建工作机制无法有效开展,学校党组织对学生的考察与了解不够全面,降低了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三是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在校期间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其他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在学习、生活中能较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的示范、引领目标。分散到企业实习后,逐步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校企运行规律、追求的目标有所差异,党员意识、角色作用发挥发生变化,企业文化氛围、党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学生党员作用发挥面临新的挑战。
工学结合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的先天不足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在困境中寻求突破,扎实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
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完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组织设置是否合理,组织覆盖是否充足,对发展工作影响重大。设置合理、覆盖面广的组织架构无疑能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离校实习时间较长,教育、考察工作难度较大的情况,可以结合学生实习开展,借鉴外来人口“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模式,在接受较多学生实习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实习单位分散、不具备组建党小组条件的,可以尝试以地区为单位组建临时党支部、党小组,以临时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确保学生能随时、随地找到党组织,使学生党建工作不受或少受影响。也为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平台。
二要促进党员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推进“同育共管”
的学生党建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党建要服务于培养政治素质硬、技能水平高、创新本领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从根本上看要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满足企业需求、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从根本上来看是要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同向发力、互相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上述目标。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规模比较大、党建机制比较完善、与学校办学结合紧密的合作企业,要把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依托企业党组织的力量,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养和党员教育管理等活动,创新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定期思想报告、请示、考察培养、推选建议等具体模式。聘请企业党员骨干担任指导老师,把学生专业实习指导、职业道德培育、企业文化浸润与学生党建工作融合起来,真正为企业培养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三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党建工作形式。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建设线上党校,构建云端课堂,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预备党员和学生党员打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学习环境,优化考核、评价途径与媒介,提高评价的效度与信度,提升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方志中,宋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课程教育研究
陈露.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究[J].长江丛刊
曹晖.与时俱进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J].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