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年来推普工作的全面开展,普通话口语的 起出现时,人们只是重读“花”,无意去强调属性了, 学习已经在全国乃至海外纵深发展。这样,对普通话口 这时候才是零语境的。又比如,书架上有这样的几本 语语音规范正确摆在我们面前,特别在广播电视播音领 书:《语言学》《红楼梦》《几何》《社会主义劳动 域,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对提高公民的语言能 力》,这时,人们念“社会主义劳动力”是重读“力” 力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所以应当规范、得体、 的;而当“社会主义劳动力”和“封建主义劳动力” 优美,以下浅谈一下普通话应用轻重格式的规范。 “资本主义劳动力”在一起时,人们会重读属性,重音 一、普通话语音应用中轻重格式规范之重要性 落在“社”上,这就是有语境了。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对语音的声母、韵母、声 2.在普通话语音应用中对词进行轻重格式分类 调,及其音变,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获得了显著的成 比如2个音节的词中大都是第二个音节重读(中重 果。这些成果一直指导着语音学习,功不可没。但是, 格式),少数是第一个音节重读(重中格式、重轻格 人们发现:即使在声韵调发音准确以后,其语言仍然可 式、重最轻格式);3个以上音节的词基本上是最后的 能缺乏普通话必然具有的韵味,仍然可能带有方言色 音节重读。而词的格式又归并为三类——前重格式、后 彩,仍然不能属于“国家标准语”。这已经是一个不争 重格式,以及前重后重两可的格式。众多的格式其实在 的事实。这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词的“轻重格 听感上都不外乎这三类。这样做,是为了更贴近人们在 式”。比如“你打个电话给我”,这里的“电话”, 口语生活中发生格式问题时的实际感受,是为了普及的 “话”相对于“电”是重读,而有些人却把“电”重 需要。这里要说明的是:实验语音学格式分类中所谓的 读,听着像“电化”。把“沉甸甸”的后2个音节读成 “重·重格式”在口语生活中实际上是不稳定的,它总 第一声是对的,但有的人同时又把它们作重读,听着就 偏近于这三类中某一类。 让人觉得怪腔怪调了。“艺术”“效率”不是轻声词, 3.在普通话语音应用中弄清“血缘关系” 但如果把“术”“率”重读,就很不“像话”了。有 词语中发音往往有相近之处,使得一部分前重格 的,甚至严重影响交际:比如“将军”,“将”重读是 式的词念起来很像轻声词。我们应该注重一般不要念得 “将级军官”的意思,而把“军”重读则是下象棋攻击 完全像轻声词。念轻声词时(比如念“棉花”),要把 将帅的意思了。 那个轻声音节念得像入声字那样有一种“堵塞感”,使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虽然在交际中不至于一定 其失去原有的声调;并且还要把它前面的那个音节念得 会引起歧义,但是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缺乏标准普通话必 尽可能长,把自身念得特别短促,有一种音乐节拍中的 须具有的意味,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这种格式错误的 “附点感”。甚至,不少轻声音节的音素都发生了变异 现象在很多方言区存在,尤其在我们浙江方言区普通存 (比如念“衣裳”,“裳”已经不念chang而念shan 在,甚至在播音员、主持人中也常见。因此,学习普通 g)。而在念前重格式词的轻读音节时却不能这样,它 话,除了掌握它的声韵调(及其音变)之外,掌握词的 的声调往往还依稀可辨。比如在说“精神上的负担” 轻重格式 。 时,“精神”是前重格式的,但不能把它念得像轻声词 二、普通话语音应用轻重格式规范之规律 那样有“附点感”和“堵塞感”,否则就像在表示“活 怎样正确无误表达普通话词的轻重格式,上海戏 跃”了:“越干越精神”。最新的实验语音学已经证 剧学院主持艺术系宋怀强、赵兵等教授对学习普通话口 明,轻声词的轻声音节,不在于“轻”,而在于 语必须解决词的格式问题早有共识,并且作了不少可喜 “短”,而轻重格式的轻读音节却在于调高降低,不在 的讨论找到一些规律。 于音长短促,如“气氛”的“氛”,虽然还是平直调, 1.在普通话语音应用中要确定词的轻重格式 但调高在声调五度关系中已不是“5-5”,而是降到了
比如“电脑”,它应该是后重格式,但如果说 接近“3-3”。 “这是电脑,要用电的!”那就可以念成前重的了。但 总之在学习普通话语音中只有多思、多听、多比 这不是词调本身的格式问题,而是句子在表现意义重音 较。只要记住为数不多的必须念前重的词,再记住为数 时的语调问题。当“玫瑰花”与“水仙花”“杜鹃花” 更少的“两可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