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具体交际情境 训练口语交际发展
2016年8月09日 15:45 作者:陈 娟陈 娟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安排口语交际板块,编者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安排,在紧扣专题内容的同时, 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用活教材 促进交际情境生活化
由于受专题内容等因素的限制,不同话题与学生的贴近程度并不处在同一水平上。同时,由于地域不同、城乡有别,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也就有了差异,一个话题贴近了一部分学生,却难免与另一部分学生有距离。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策略,用活教材,努力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而交际情境生活化则是弥合距离的重要策略。
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使交际情境“具体” 化,交际任务具有“实际”意义。做法是:
二、呈现生活情境 学生有话题讲
当有些话题的内容与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时,学生缺乏应有体验和感受,便无话可说。这时,可以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或者再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类似教材内容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生活,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低年级口语交际一般配有插图,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了这样的生活。一些农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缺少生活阅历、经验和意识,这部分学生也就无从说起。教学时,我们不应拘泥于插图,最好能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同类的事例取代图中发生的事,如,某些同学经常折断学校的花草树木,或者校外有些小孩经常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或者街道公路两旁的树木经常遭受破坏;有些同学没有及时关上学校的水龙头,浪费了自来水。对那些在周边有草坪的环境中生活的学生,也可以用现实生活中有人不爱护草坪的事例来替代图中的内容。课前可以带学生实地看看,有条件也可以拍下录像、照片,课堂上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就此展开交际活动。
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或者现象替代教材的内容,一方面保证了教学内容与教材专题内容的一致性,避免话题选择的随意性、训练安排的无序性,另一方面, 使情境变得“具体”,交际任务更有“实际意义”,教材提供的话题就转变为源于学生自己真实生活的话题,与学生没有距离,从而使学生产生倾吐的欲望。
三、虚拟情境与交际情境互融
虚拟生活情境话题与交际情境需要互相适应。有些话题单从内容上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能没有距离,但如果在课堂情境下交际,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需要, 学生无从产生说的欲望,有话不想说,距离便由此产生。这时,我们可以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引发交际的需要,以消除距离。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聊聊春节”。应该说没有学生不熟悉春节的,让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按要求根据图意做口述。愉快的寒假虽然过去了,但快乐的春节仍使我们记忆犹新。春节,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想必大家过得很愉快,下面请大家来说说自己过春节的体会和感受吧!采用这种聊天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就内容来说,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没有距离。老师想让同学们学生谈谈过春节的体会和感受。接着让学生先在小组练说,然后在大组说。由于创设了具体的虚拟情境,使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具有了“实际意义”。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交际兴趣与表达交流的动机和欲望,从而打开话匣。同时,设计这样的情境,既可以安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还可以安排学生与特定的对象交流,使训练方式呈现多样性,便于让学生在与不同对象的交往中,在多个回合中的训练中,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呈现范例,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实效。张扬个性,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走向生活,拓宽学生口语训练的视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之中,注重生活的积累,从而拓宽专题训练的视野。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峰山中心小学)
作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