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美声唱法的传入,我国民族声 技巧,在不断的发展和研究中,克服这方面的问题,实现声
乐教学水平直线提升,从理论、演唱技巧等各方面蓬勃发 乐演唱符合我国声乐理论及演唱知识的进步,进而融入民族
展,并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影响到世界声乐的发展,为我 情感、个人情感。如《母爱》《滚滚长江东逝水》等歌曲
国声乐理论提升奠定了基础。 中,既融入了美声唱法上的咬字技巧,也深入研发了符合我
一、民族声乐教学现状 国声乐演唱的咬字技巧,汲取了民族文化精髓,促进了我国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声乐教学在理论借鉴的 声乐演唱的发展。
基础上得以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而在此 2.真假混唱方面的借鉴与融合
基础上,开办了九所音乐学院,并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 真假混唱对演唱技艺的要求非常高,在声乐教学中也是
中,各省市都积极响应,开办音乐学院,促进了我国声乐 具有非常大的难度,需要全方位的考虑演唱情况,进而达到
教育的发展。虽如此,我国在声乐教学中还存在各类不同 真假混唱的效果。而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此演唱技巧必须
程度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 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逐一判断,在演唱时,声音必须结实
其一,声乐教学与民族文化有背道而驰之状,在我国 有力,换息必须做到悄无声息,在此基础上发出的声音需要
古老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并非没有声乐理论及声乐教学的 圆润明亮,饱满、宽松,进而在此条件下音质、音量等达到
基础,但声乐教学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大力研究中得以从理 最高的标准,形成独有的真假混唱,进而在演唱中以合适的
论、实践等各方面提升,而我国在文化大融合的影响下, 真假音进行调整,将所有的腔调都调而起,以此达到演唱的
进一步借鉴与融合了西方声乐理论与演唱知识。这必然会 目的,符合高标准的演唱,因此,在实际的演唱中,必须根
存在声乐教学普遍以西方文明为主,造成民族文化在声乐 据实际情况判断这种唱法是否符合个人音域特点,在提高演
教学中处于边缘化状态,若要继续大力发展声乐教育,就 唱技巧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唱法,做到整体把控真假混唱
必须借鉴与融合。 的节奏,从而达到融合的标准。
其二,东西方语言文化的不同,造成发音、唱法、气 3.共鸣的借鉴与融合
息等方面存在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性,如果直接拿来 共鸣效果能够改变在演唱过程中的声音圆润及音色,就
用,原本西方声乐方面的优势就会转变为我国声乐知识的 我国声乐教育而言,很大程度上采用的还是口腔共鸣的方 劣势,如咬字不清晰、发音技巧掌握难等情况,存在着严 式,也就是局部共鸣,做到全面共鸣,混合共鸣,实现真假
重的问题,可以说,只有站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声乐 音转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而就
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 目前我国发展形势而言,基本还采用的是美声唱法,还为做
二、演唱技术在美声唱法上的借鉴与融合 到头腔、胸腔、口腔等共鸣方式。如在《沁园春·雪》在实
1.咬字技巧的借鉴与融合 际的演唱中,利用气息的共鸣,形成情感上的释放,进而达
我国声乐教学在美声唱法上有明显的借鉴痕迹,如咬字 到良好的演唱效果,在恢弘庞大的演唱中深度的呈现出歌曲
技巧,美声唱法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其演唱时直接采 本身的恢弘气势,产生共鸣式的演唱,能够更好地掌握此类
用的是意大利语,而意大利语与母语的咬字方式存在着非常 共鸣技巧,并蕴含着民族文化和情感表达,并根据演唱情况
明显的差别,意大利语咬字时子母音间隔长,而在借鉴之时 来选择共鸣技巧,进而达到演唱效果。
却没有将之与国语咬字进行融合,形成自己的咬字方式,进 4.气息运用的借鉴与融合
而在实际的咬字过程中,就会造成咬字不清晰的状况发生, 气息运用是声乐演唱的基础,而很大程度上,此方面
在实际展开声乐演唱咬字之时,就会出现着力点靠后、喉头
降低,出现哼哼音,而将声音放在较高的位置,才能唱的圆
滑连贯。这种唱法在早期已有体现,如《长城歌》《康定情
歌》等民族歌曲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正因在咬字上存在
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声乐教学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以母语发音为标准的声乐演唱,以更加科学、合理
的方式进行融合,开创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声乐演唱指咬字
的技巧借鉴与融合在美声演唱在气息运用方面的技巧,对 其气息运用原理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进而形成了我国固有
的气息运用方面的理论知识。
在我国,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的同样是 气息方面的运用,通过与美声演唱近似的呼吸方式,令演 唱水平维持稳定,并通过不停地呼吸调节,展现出动听的 声乐演唱。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深呼吸进而将气息蕴藏在横膈膜之内,进而在肌肉的作用下令气息得以在一定时间 合内容有很多,而且成果丰硕,尤其是近年来在不同学科 内保存,达到在实际的演唱中能够平稳、均匀的呼吸,形 的交叉研究下,促进了我国声乐理论的提升,而在不断的 成一种奇妙的感觉。通过对美声演唱的借鉴与融合,找到 发展中,各类有关音乐的论文、学报都相继登刊,成为我 了符合我国声乐演唱的气息运用技巧,如《牧笛》的演唱 国声乐理论发展中最坚实的理论根基,我国声乐理论具有 中,就是在借鉴与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花腔 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中国音乐》等各类常见声乐
式运用技巧,令其能够真实地表现出其中蕴含的情况。 理论知识的扩充可以非常明显的表明,我国声音理论知识 我国的声音理论及演唱淘汰与美声演唱,气息的运用 已经具有了深厚的底蕴文化,无论是演出、发声、技巧。 也不例外,但在我国不断地发展与严重,将拿来的‘东 还是演出训练、发声训练、技巧训练等,都具有非常完整 西’融合为属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独有的理论知识,能够令 的理论支撑,形成了属于民族的声音理论。即便是借鉴与 我们更好地去将情感唱出来,能够在面对不同作品时能够 融合了美声唱法,但声乐理论研究,我国已经开创出属于 依靠现有的气息运用技巧而完成无损的演唱,令声乐教学 民族的声乐道路,研究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形成
更加丰富以及多样化。 了内容上的、演唱上的、知识上的更新,并促进着世界声
5.器官构造发音研究的借鉴与融合 乐唱法水平的提升,影响着世界声乐唱法的发展,在不断 声乐演唱的基础是器官的变化与 应用,而通过掌握器 的融合中,形成世界的声乐演唱技法。
官的变化与应用进而发出声音、运用气息、产生共鸣及咬 四、结论
字清晰等,因此,在这方面必须借鉴与融合美声演唱,研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声乐演唱的现场,表明 究器官构造,研究器官每一种微妙的变化对声乐演唱水平 我国声乐演唱是借鉴与融合于美声唱法,并表示在以往的 的影响。这种了解与研究不仅仅体现在认识器官、了解器 研究中声乐教学与民族文化有背道而驰的现象,以及东西 官的功能上,还要体现于为什么器官能够发出声音,器官 方语言文化的不同造成发音、唱法、气息掌握等方面存在 发出声音之后微妙的变化在哪里?器官协调发声的原理是 差异性。通过声乐演唱在美声唱法中借鉴与融合的研究, 什么?而通过此类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器官的发音,通 从咬字技巧、真假混唱方面、共鸣、气息运用、器官构造 过研究器官变化对声音的影响,进而在此条件下,人是否 发音研究等方面研究我国声乐演唱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 也能做到如乐器般掌握与调节自己的器官变化而产生各类 合,同时,探究了声乐教学在此方面的借鉴与融合,阐述 声音,找到一定的规律、遵循器官发音的特点、在不同歌 我国历史发展中对声乐理论的研究,并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曲不同变化中将器官发音研究透彻,进而做到声乐演唱水 与融合,以此表述在声乐教学中理论与演唱的借鉴与融
平的提高,形成独有的属于我国的声乐演唱技巧。 合,实现了声乐知识的融合,促进了声乐理论的提升。
三、声乐教学在美声唱法上的借鉴与融合
1.声乐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我国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声乐理论的研究,而在 [1] 高雪飞.探究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验[J].艺术科技, 历史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下近代以来我国才深入总结出独 2017,30(4):172-172.
属于民族文化的声乐理论,如唐朝《府杂录》、宋朝《梦 [2] 赵弦箫.中国民族声乐必须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参 溪笔谈》、元朝《唱论》,除此之外还有《词源》《曲 加第七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有感[J].黄河之声,2016(2):83-83.
律》《太和正音谱》《度曲须知》《乐府传声》等有关音 [3] 蔡枫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美声化研究[J].吉林省教育
学院学报,2018,3405:105-107. 律、咬字、学习方式、内容、步骤、规格等各方面的知
[4] 白居业,金玮,王雅妮.简析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 识。而在如此深厚的基础上,才能在借鉴与融合美声演唱 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8,13:97.
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属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声乐理论,进而 [5] 黄璐.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的意义探讨 在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不断研究中达到吐字清晰、吐字 [J].中国民族博览,2017(01):171-173.
亮丽的声音演唱。 [6] 陈丽媛.探讨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与民族声乐发展的借鉴
2.声乐理论研究方面的借鉴与融合 与提升[J].北方音乐,2018,3806: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