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理论
  • 地铁公众网络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若干研究

    2017年5月04日 11:24 作者:lunwwcom

    【关键词】室内覆盖 POI 泄漏电缆开断

    为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上海市加快轨道

    交通建设,预计到2020 年上海将建成970 公

    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地铁站内人流量大,

    移动语音及数据接入需求高,建设高品质室内

    覆盖系统提供优质网络服务成为各运营商迫切

    要求。

    1 建设模式

    目前,地铁公众网络室内覆盖系统由铁

    塔公司统一建设,三家运营商负责基站信源设

    备的接入。地铁公众网络室内覆盖系统(简称

    为地铁室内覆盖系统)设计采用多系统接入平

    台POI(Point Of Interface)设备,站厅层、站

    台层候车区及连接通道采用全向吸顶天线,车

    行隧道区间采用漏泄电缆进行覆盖。为了减少

    系统间的相互干扰,POI 采用上、下行(A 路、

    B 路)两个平台,分布系统采用双缆的方式。

    系统可实现各运营商LTE-MIMO 功能。

    2 主要设备选用

    高品质的POI 设备和泄露电缆在系统中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须对其严格把关筛选。

    2.1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

    POI 相当于性能指标更高的合路器,具有

    将多系统基站信源进行合路并输出给室内分布

    系统的天馈设备,同时反方向将来自天馈设备

    的信号分路输出给各系统信源的作用。

    POI 信源端端口要求能覆盖输入系统的上

    下行频段,系统采用12 频POI;POI 的天馈

    端端口采用双输出口。目前,信源端接入11

    套通信系统,包含联通WCDMA、联通FDD

    LTE1.8G/2.3G; 电信CDMA800、电信FDD

    LTE1.8G/2.1G; 移动GSM900/1800、移动

    TDD LTE1.9G/2.3G;地铁数字电视。主要技

    术指标为插入损耗≤ 6dB;驻波比≤ 1.3;互调

    抑制≤ -150dBc;带内波动(dB) ≤ 15;端口隔

    离度符合各个系统要求。

    2.2 泄漏电缆

    室内覆盖系统采用辐射型泄露电缆,选

    用1-5/8" 漏泄电缆,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文/张颖

    本文介绍了地铁公众网络室

    内覆盖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

    由铁塔公司统一建设,各运营商

    多种网络制式的基站信号经由多

    系统接入平台POI,采用双缆方式

    完成对站厅、站台及隧道的覆盖。

    其中隧道内采用泄漏电缆覆盖,

    站厅站台采用分布系统覆盖。本

    文对POI 和泄漏电缆的应用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对电源、传输等

    配套建设提出了详细方案。

    摘 要

    3 建设方案

    3.1 分区方式

    一般情况下,地铁站内采用3 扇区配置。

    地下车站站厅及出入口通道分为1 个小区,站

    台及两端隧道分为2 个小区,整个站台加隧道

    区域从中间位置分为2 个小区。站台层切换带

    尽量控制在中间区域,由于地铁车辆进出站时

    速度较慢,可以达到时良好的切换。

    3.2 覆盖方案

    站厅、办公区域和换乘厅采用上/ 下行分

    设若干全向吸顶天线,天线覆盖半径为15 米

    的有限区域。换乘通道同样采用全向吸顶天线

    来满足系统的覆盖要求。

    站台类型为岛式站台(即站台在中间,

    列车轨道在两侧),车行隧道区间采用泄漏同

    轴电缆方式覆盖,站台人行候车区采用全向吸

    顶天线加强信号覆盖。站台类型为侧式站台的

    (即列车轨道在中央,站台在两侧),车行隧

    道区间不具备条件安装泄露电缆,所以采用吸

    顶天线覆盖。

    车行区间信号覆盖采用上/ 下行链路各一

    条漏泄电缆的方式,连续覆盖隧道。隧道出入

    口向洞口延伸200 米泄露电缆进行信号覆盖。

    泄漏电缆沿隧道壁固定安装,最好在地铁窗

    口高度(2 米左右)位置安装。这样,信号辐

    射直接对着列车车窗位置,穿透性较好。由于

    LTE 采用 MIMO 技术需要2 路相互独立的泄

    漏电缆,泄漏电缆间信号应互不相关,一般建

    议泄漏电缆之间间距在0.5 米以上。

    3.3 泄露电缆链路估算及开断

    由表2 可见,综合2G、3G 以及LTE 各

    系统的覆盖需求,隧道单边最远距离在200 米

    左右,双边最远距离在400 左右。因此,每隔

    400m 左右就需要开断漏缆一次。

    4 配套建设

    4.1 电源配套

    基站电源系统一般由交流配电设备、组

    合式开关电源架,蓄电池组及基站接地系统组

    成。地铁站内基站电源系统采用共用方式设计,

    满足三家运营商的设备供电要求。

    隧道内开断处有源设备采用集中供电模

    式,在每个断点处新增交流配电箱,均从就近

    地铁站内基站机房引电。交流导线应采用阻燃

    型电缆,在室外敷设时,应采用铠装电缆;采

    用直埋方式时,应穿钢管敷设。

    4.2 传输配套

    地铁基站机房之间敷设2 条144 芯光缆

    至控制中心。基站与有源设备之间的传输连接

    采用48 芯光缆,在每个断点处新增ODB,分

    纤方式为3 家均分的原则,每段每家至少8 芯。

    5 地铁室内覆盖建设的特殊性

    实际工程建设中,应与地铁方充分沟通。

    地铁建设前期与地铁方明确建设需求。在地铁

    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参与协商落实。地铁民

    用机房是地铁房屋建筑的一部分,涉及到强电、

    暖通、给排水消防等多个专业,需与各专业确

    认;区间泄露电缆和隧道内设备的安装位置也

    需与各个专业协调。地铁公众网络分布系统建

    设应与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同步建设、统筹考虑。

    地铁站厅层和站台层天馈系统的电(光)缆的

    走线路由,考虑与专用系统合用管道、桥架。

    6 结束语

    本文对地铁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重点进

    行研究和总结,对系统的建设、规划以及优化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供后续建设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涛. 地铁无线覆盖网络构架和关键技术

    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2015(7):41-45.

    作者单位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