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21世纪学校教育的定位
2010年12月14日 15:19 作者:职称论文论文网(www.lunww.com )是学术期刊推广、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正规代理机构,我们与4、5百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合作,我们合作的期刊都是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正规期刊。合作的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详情可来电0519-83865052,或者QQ:85782530咨询。
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世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学校的必然要求。21世纪的学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获取信息,把握时代的脉搏,掌握迈向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终身学习能力的定义及结构模型
1.终身学习能力的定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那些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终身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终身学习活动效率,使终身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今后社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即在激烈变化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2.终身学习能力的结构模型上述结构模型中的各因素在发挥自己独立作用的同时,相互间又交互作用而组成有机联系的系统。它们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建构、扩展和提高,以适应社会活动和个体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学习者在离开学校之后的漫长生活旅途中具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具有获取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即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具有生存发展的能力。
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起作用。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知识是自己学会的,不是别人教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促进学生对获得知识信息的意义建构。
2.迁移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迁移规律,采用联想、类比等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当遇到新的知识情境时,指导学生激活知识网络节点,然后向邻近的节点扩散,使邻近的节点也被激活,邻近的节点再激活它的部近节点,这样形成易被激活的知识网络,存储于学生的大脑信息中心,有利于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
3.方法性原则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成功地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品德等转化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要成功地由教向学过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一种“自充电”系统,使教学最终达到“不教之境”。
4.互动性原则
在教学中提倡多重互动,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方式可以是时话的、书面的、网络的。互动是一种情感交流、心灵的碰撞,当发生有效碰撞时,便会产生情感交融的火花,融入学生的人生成长过程。当然这种互动作用具有两重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的互动,塑造新型的人才。
5.开放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设定所谓的答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项目供选择,建立“课题超市”,形成敞开的学习体系,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要创设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汲取生活体验,使学生习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这样,学生的人格才会得到陶冶,习得的知识才会更有价值。
6.策略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习策略教学,指导学生自我监控。要传授给学生一般性的和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如目标设置、计划、自我监控等,同时应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这些学习策略,产生有效迁移。
7.能力性原则
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知识信息越来越丰富,要指导学生浏览、下载有关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判断、选择、处理能力与新信息的创造、传递能力。教学不要强求“标准化”,要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标新立异。把新颖、独到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用学科课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用活动课来使学生展现创造性才华。 8.发展性原则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学校无差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他们都是人才,但都不是完才,教师的责任是扬长避短,发展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波、健康地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三、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终身学习能力是学生对知识经验、技能技巧不断“内化”的产物。学习过程就是其学习能力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是以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教师要正确把握该教学模式中的四个主要环节: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与预期,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来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2.制仃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教学目标制仃得越恰当,学生的学习目标越明确,学习就越有方向性,在学习活动中就越容易产生自我效能感,学习的热情、自觉性和主动性就越高。
3.进行学习策略教学。“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况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时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指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元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使学生能够分析学习情况,制仃好学习计划;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能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维持和修正学习的行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能总结性地评价学习的效果,并进行反馈和调节。
4.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这一环节与学习策略教学是密切相连的。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反馈,使学生不断获得时新知识理解和应用的反馈信息,从而修正、调整或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符合认知规律。评价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要把师评、生评、自评加以综合考虑。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时,要坚持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不断创新,营造一种师生互感互动、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教师的导为主线、以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宗旨来组织教学活动,并不断地反馈、调控,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种螺旋式循环上升的机制,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进而内化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