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实验学校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中学生个人修养和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品质。因此,加强人文精神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对中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该学科教学时,要加强人文精神在该学科中渗透的重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授课课堂和和课后实践中,拓展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推动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人文精神;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重在培养中学生重要的三观价值,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善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为中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倘若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以教师为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往往容易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将人文精神渗透在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精神及其表现形式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文知识共同构成人文素养。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重在强调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人文精神则是强调对个人精神方面的培养,是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培养,就是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个人亲身经历,从而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
人文精神主要是一种自我关怀,个人层面主要体现在人的自我价值、观念,还有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在保证个人层面的基础上,还要重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完善自身的个人精神建设,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强调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尊重和关爱,重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对人生充满热爱,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要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对生活中的道德和正义行为要持以正确的态度,要以道德标准来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注重关怀社会,要摆正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积极关注社会、热爱社会、关怀社会,要积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
二、人文精神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视
如今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人文精神渗透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该学科教学时,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样就不利于人文精神在该学科中的渗透,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较为缺乏。
(二)缺乏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活动
对于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师,往往会进行理论教学,通过课本或理论对学生进行课程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缺乏在实践方面的培养,缺乏对实践活动的运用,不会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理解,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也就达不到在该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效果。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人文精神的措施
(一)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时,要注重尊重学生,加强对学生的重视和关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就需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活动开展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见所闻和自己的经历来提供活动主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各个小组选出本组给定的主题,最后再由全班投票确定最终的活动主题。这样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自主确定所要开展的活动,增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密切联系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缺乏趣味性,不利于课程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教学时,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将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学习《我与法律同行》
时,就可以安排学生收集当下的生活热点信息,讲述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侵权事件或维权事件等法律相关的事情,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就有利于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促进中学生对法律常识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三)在实践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
加强人文精神在该课程中的渗透,不能只是依靠理论上的培养,还要重视在实践中的感受,通过实践来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可以针对课程一个章节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后实践。比如,教师可以积极组织户外活动,将教学由课内转到课外,可以组织“班级集市”
活动,教师可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用不到的文具、书籍等物品进行义卖,可以以物换物,也可以以钱换物,但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让学生体验顾客和老板的角色,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明白公平交易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制度,树立规则意识。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课堂内的知识,加强学生对道德规则和法律规范的认知和理解。
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专业知识积累,还能都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自我提升,促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懂法用法的好习惯。有关部门和教师要加强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要积极采取措施在确保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良好的基础上,加强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许艳 . 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以《道德与法治》为例 [J]. 才智 .2017(21):175-176.
[2] 刘春颖 . 用地域文化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刍议——以江苏南京人文精神为例 [J]. 黑龙江史志 .2014(0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