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 稳中求变拓思维,源自教材重能力———从 2016 年绍兴市中考科学试题特点寻教学之法

    2017年9月15日 09:09 作者:lunwwcom

    【摘要】科学素养是当代科学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重要的培养目标。本文从试卷总体出发,在分析试卷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分析了本卷的特点,并且以此为导向,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科学素养;教材;思维品质;探究能力

    2016 年绍兴市科学中考卷,秉承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内容、题型、分值比例与去年保持基本稳定。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立足考纲,源自教材

    试题立足考纲,知识点覆盖面广,并且试题背景让学生很容易切入,如第7 题取材于八下p81 火柴各部分燃烧图,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第18 题取材于八上p106 缩手反射的过程图,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第26 题取材九上p108 研究电热和哪些因素有关图,考查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其他老师平时上课用过的基本类型图。这种将教材内容和平时教学内容作为命题素材,使得整套试卷让学生感到有一种亲切感,既体现教材和老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又启发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需重视课本资源的开发,回归课本吃透课本,对教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试卷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进行了巧妙的布局,在平稳中突出创新。

    2.联系实际,关注科技

    本卷试题注重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满时代气息的试题,让学生充分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生活

    实际与社会实际问题,使中考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发展并对教学产生正导向功能。案例:(试题2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索(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而获得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索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回答下列同题。

    (1)一个青蒿索分子中含有________! 个原子。

    (2)青蒿索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评析:此题较为容易,考查学生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但试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选取重大科技成就为背景,在考查双基的同时渗透STS 教育,突出科学技术的应用性,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意义,树立社会责任感。

    3.注重探究能力,体现科学思想方法

    科学探究是建立科学学科体系的根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载体。本卷中探究题以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解决情境为切入,要求考生以定性与定量﹑分类﹑守恒﹑推理等科学思想方法为指导,利用所学的知识,科学地分析原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4.考查思维品质,衔接高中选拔

    新《科学课程标准》确定了初中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它强调理解科学探究,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卷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注重双基的基础

    上,要求学生应用整体﹑转化﹑分析﹑想象等多种思维方法,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并且能用数学模型和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准确地表达出来。高中学习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品质,本卷在这一层面上发挥了中考试卷的选拔功能,同时,加强了初﹑高中的衔接。

     

    二、试题特点得到的教学启发

    1.重视教材,为学生打下扎实科学基础

    科学探究能力,思维品质的体现都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没有基础知识,其他都是空中楼阁,而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上都要通过教材。本卷不仅直接将教材内容作为命题素材,增加了学生的熟悉感。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考查的过程方法﹑科学思想﹑探究方式都在教材学习中

    体现出来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需要在教材学习中掌握。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重视教材,仔细研究,找出教材的教育信息,扎实学生的科学基础。

    2.关注生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科学素养的含义极为丰富,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提到它是一种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社会生活问题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课堂教学要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解决问,体会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启迪学生平时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3.激发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要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课堂教学的主轴,处处留心,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出更多的问题情境,设法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索﹑猜想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而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提高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提高又是建立在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的。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入手。要求学生用心听课,踏实练习,

    及时巩固,认真做好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动手,慢慢养成言必有据,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密的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彭属晋,林长春.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Z].2011.

    [3]袭伟.义务教育阶段(7-9 年级)科学学科能力测评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9-1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