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下面就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
首先,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不应把分数和升学率看成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应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全面发展。
其次,创新教育不分年龄、性别、学科。创新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各个学科抓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正常人从儿童开始,都具有创造的能力。教师应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求全责备,不苛求十全十美,而是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宽容他们,使学生感受到心理的自由和安全。有位同学回答13+8=20,教师鼓励他说:“不错,就差一点点。”学生听了以后,很快就算对了。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能不自己看得“唯我独尊”、“唯我存道”,更不能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上帝”和“主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上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平等的伙伴,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热情友好的导游,看成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一员,组织学生去了解自然,认识社会。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纯粹的知识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一切空间,巧设有效的学习形式,让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纵情地揭示问题、探索知识、体验成功。反对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要善于做“向导”,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由讨论,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例如:在教学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时,通过学生比一比、说一说、练一练的形式,使学生对各种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明确的表象。要鼓励学生眼看、耳听、动口、动手、动脑,这样充分、完整、深刻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发展能力。注重多元化的教学,以最有效的方法给学生营造创新空间。
三、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新的,从他们会说话起,他们最烦人的就是爱问“为什么”。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发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点和探索性冒险行为,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愿望,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即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算式,125x32 和125x48,然后问:“同学们能口算这两道题吗?”学生都说不能,于是我很快写出答案,全班学生感到惊奇,非常激动,都想尽快知道这当中的窍门。此时,学生学得有兴趣,又能够自然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开拓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地举手,耐心地等待着发言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提倡多向交流,变信息的单向传递为立体传递,促进信息渠道宽广畅通,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自由的体验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学具动手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再问学生剪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从而让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教学容积的单位换算时,我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首先告诉学生1 升=1 立方分米,1 毫升=1 立方厘米,然后由学生推算出升与毫升的进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教师也应善于设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面向新时代,学生不光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比如,有的学生问:“多位数相加,为什么要数位对齐?”“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又如,有的学生问:“比的后项不能为0,那么体育比赛为什么有5:0 的呢?”通过质疑,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研究知识的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数学教学要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注重兴趣的培养,采用多向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发现、学会应用。
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能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