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2010年12月14日 15:14 作者:职称论文论文网(www.lunww.com )是学术期刊推广、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正规代理机构,我们与4、5百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合作,我们合作的期刊都是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正规期刊。合作的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详情可来电0519-83865052,或者QQ:85782530咨询。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人们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大学语文如何适应高职教育,为高职学生当前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搭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成为高职院校函待解决的课题。
一、关于综合素质
“素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素养;(三)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在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以上三种意义的综合,即是以人先天的生理为基础,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综合素质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支撑的本钱。
语文课程既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工具性表现出来的是语文课程外在价值和意义,人文性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生活技能的活动,它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是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大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就是“准就业”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遭遇许多尴尬:从高职院校目前使用的教学计划来看,除了文科类专业外,一般理工类专业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使有个别专业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供学生来学习,最终也没有什么学生来选。对此。《中国教育报》给予了关注并展开调查。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学。
反思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造成大学语文这种尴尬的内外原因有很多,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是造成大学语文成了“高四语文”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高职教育学制时间较短、学生就业压力大,促使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大学语文的学习。
但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却是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据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此为:
表达更是“敲开企业大门的第一块砖”:向用人单位递上一份简历,表现的是文字表达能力;与用人单位见面,展示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可见,在高职阶段,仍有继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需要。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应是当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衔接,使两个阶段的知识能顺利的链接,为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内化和升华搭设合理的平台。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设计和构建的,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职教育阶段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除了要与之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衔接外,还必须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尤其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功能的实现,即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等能力的获得。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可以这样确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等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的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从当前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教材、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改变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要让教材服务于教学的实际需要。目前高职院校对教材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评估的要求来选择的—选用教育部指定的、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大学语文教材当然不例外。这种要求可以在“面”上保证各高职院校教材的质量,但对各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要的针对性不强。如果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不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调研,不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教材所呈现内容的先后顺序,按部就班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让教材服务于教学的实际需要,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各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加工,以突出语文的应用性功能,让语文的学习与学生实践、实操联系起来,使同一本教材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改变以往大学语文教学“到哪里都是一个面孔”的现象。
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已经把语文所有的基础知识点都涵盖了,基础教育后的语文教学,其着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因此,教师的角色应从“授业者”转变为“引导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自主地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以加速知识内化的速度,提升学生素质。
利用网络资源,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空间。职业教育使学生到校外顶岗实习成为必修课,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因此,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都遵循着“必需”和“够用”两大原则。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安排48学时。48学时对于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不够的。利用网络资源,不仅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弥补学时的不足,还随时随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体现高职教育服务的宗旨。
利用灵活、多元的考评方式.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各种选拔性、淘汰性考试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将“知识”等同于“能力”,这种认识使许多学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多采用记忆的方式。这种只重记忆,不重运用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不适合培养动手能力的高职教育,因此,迅速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四、“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我院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除了人文学院外,大学语文一般作为选修课安排在三年级上。三年级学生学习、实习和就业的压力与矛盾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难题。为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我们根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从就业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对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分解.组成不同的模块.如下图:“基础模块”关注的是自我表达能力的获得,其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活模块”关注的是阅读视野的拓宽和健康高尚审美情趣培养,其内容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专题研究报告。
整个模块教学采用“2+3”的模式即“基础模块”中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为必修内容;"3”是“活模块”中任选的3个专题研究,为选修内容。“基础模块”共36学时,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活模块”共12学时,采用讲座的形式开展,每讲4学时。所有模块的内容都制作成课件,作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
模块化后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一种小型化课程,它虽然使课程的学习周期变短,但也大大增加了课程的数量,这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记录学生成绩的完善系统,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因此,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根据“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注重平时训练,强调能力为本”的原则,对成绩的考核和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比例,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改变成绩由教师评定的单一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成绩的评定中来。
这种“2十3”模块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一些模块,组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纳模块化思想开发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获得巨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在有限的学时里,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它的实施能从根本上落实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五、两点注意
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决不是将某一门专业课与大学语文课内容的简单叠加调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始终坚持其课程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的心性,培养人格健全、掌握生产技能的合格人才。
理性看待学生的实际需要。当前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试问题,而大学语文课程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素质的养成,与专业技术和技能训练相比,其教育效果往往不易立即显现。而就业的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行为,“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这种心态固然好,但在学校的课程改革永远跟不上科技变化的速度的今天,毕业后再学习是所有高职大学生的必经之路。因此,高职大学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现实的需要,又要引导学生超越现实的需要,更多地关注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