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2013年8月05日 13:51 作者:王珍王 珍
(丰顺县龙岗中学,广东 梅州 514349)
摘 要:学生阅读能力是衡量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对教材多读;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的阅读运用与创新;让学生重视诵读;让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课堂课外齐头并进,老师学生齐齐参与,阅读教学就能全面开花,效果显著。
关键词:语文阅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 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独立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二、阅读教法,鼓励学生对教材多读
课文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多读书。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字里行间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求:第一:如“文章写了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怎样理解文章的;”等等;第二: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第三: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 ‘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阅读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自学后评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三、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的阅读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涵、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四、让学生重视诵读
多让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五、让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班级可以开设阅览角,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