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向
2010年9月07日 12:09 作者:论文网王丽文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霸权主义,一些文化强势国家、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对边缘地区的文化价值和标准产生了冲击;另一方面,全球化又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多元主义。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渗透,比以往更加频繁和密切。从这两点分析,全球化对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跨文化设计理念和本土化设计理念。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设计;本土化;跨文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资讯的发达,世界俨然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尤其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带来了文化和政治上的全球化。而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人类交流的一种手段,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新的世纪,我们有必要通过关注全球化,尤其是文化的全球一体化,来分析现代设计,特别是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向,为中国设计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全球化的定义及其影响 论文加急发表
就社会学的理论而言,全球化是时空伸延(time-spacedistanciation)的最高体现。吉登斯(Anthorn Giddens)从制度转变的角度把全球化与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化的最明显的结果之一,是世界范围社会关系的紧密化。他将全球化定义为各种世界范围的社会关系的强化,它“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各种过程的复合,这些过程经常相互矛盾,产生冲突、不和谐以及新的分层形式。”这些社会关系以特定的方式把相隔遥远的各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使地方上的种种事情受到千里之外(数日之前)发生的时间的塑造,反之亦然。
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全球化理论主张各种文化取向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从文化的角度对全球化做出了界定:“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是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是指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文化全球化来源于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两者共同促进了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但是要在文化的单一性和多样性之间做出选择,其结果既是世界的觉醒,也是一种抗拒文化单一性的反应。而后者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地方文化和语言的复兴,也包括对西方文化的攻击(西方文化被谴责为一种傲慢的,会对当地文化造成革命性冲击的世俗意识的载体,是霸权主义的外衣)。
全球化是一个既让人欢迎,又让人不安的现象。文化,还有人们安身立命的价值,都像商品一样一车一车地卸货,直接送入家门。欢迎,是因为我们突然多了选择,不管是洗衣粉的牌子,还是政府的形态;不安,是因为这种选择往往是强迫性的——强势推销的产品不见得是对我们最好的,更因为选择往往破坏了我们原有的秩序——伊拉克人究竟要不要欢迎美国士兵带来的文化和价值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还不能清楚地预见全球化对我们的社会的影响程度,或者是我们还不知道其影响结果的利弊,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
影响,对设计也是如此。
二、全球化趋势在设计中的体现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霸权主义,一些文化强势国家、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对本国文化和价值的推广,对边缘地区的文化价值和标准产生了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多元主义。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渗透,比以往更加频繁和密切。从这两点分析,全球化对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设计理念和本土化设计理念上。
(一)跨文化设计理念
这是全球化趋势在设计中最直接的体现。在全球文化大交融的今天。每一个设计师都在文化中工作。我们所拥有的文化的共同点,就是全球设计语言的一部分,而那些地域特征又使之产生差异。因此,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尽可能地去寻找一种认知和尊重它的方式,处理好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辩证关系,使各个民族的、地区的、地方的文化能够继续为全球文明做出贡献,而全球文明又反过来推动民族、地区和地方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贝聿铭先生就是一个跨文化的设计大师:香山建筑的美轮美奂,造就了气势磅礴的燕山上的江南水乡风采;卢浮宫前水晶玻璃的金字塔,造就了浪漫之都的古朴神秘。从中国传统的对称,北欧的率真,乃至印第安文化、玛雅文化都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踪迹,甚至可以在一件作品里完美凝聚。
再如可口可乐的广告语:在美国本土,广告口号是“无法抓住这种感觉”;在日本市场是“我感受可乐”;到意大利则变为“独一无二的感受”;在智利又变为“生活的感觉”。广告信息始终随着具体的时空调整,始终以不同的文化形态作为出发点。包括近几年在中国春节期间推出的广告,其形象设计是以中国传统泥娃娃阿福的造型为原型,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跨文化的经营理念、设计理念。
但是全球化也不是一味的模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故意搬照,拼凑外来文化的设计。以无锡为例,历史上无锡和长沙、芜湖、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莲蓉桥附近就已有米市。在这样的富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附近,市政府建了一条欧风街,显得不伦不类。巴黎要跟纽约竞争,会把自己的老房子老街拆了去建和纽约一样的高楼大厦吗?人们不远万里来看北京城,是为了来看北京的超现代高楼或者法国人设计的模仿巴黎香榭丽舍的王府井吗?可见跨文化设计最主要是把握好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辩证关系,了解和保持文化中的个性,才不至于在设计中生拉硬扯,而是在保有自身特色同时,融会不同的文化,创造出更新、更有活力的交融文化。(二)本土化设计理念
这种理念是民族精神在设计中的体现,是对霸权主义的对抗,强调彰显自身的特色。日本设计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在遵循本国风格的同时,又取得了国际地位。他们的很多设计作品中有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让人能更深地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其实日本很多自称为大和民族的本土文化都是传自中国,但是中国当代的设计为什么还不及日本呢?中国设计这些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成效却难尽人意。通过“一仿二改三创造”制作出的“新产品”,多流露出欧美设计的痕迹或日本设计的风格,却唯独看不到本民族文化的踪迹,这种设计上表现出来的苍白,引起了许多设计师的深思。因而在这样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在全球化大潮迅猛袭来的时代中,中国的设计出现了“传统化”和“本土化”的回归,这是中国设计师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责任感、一种反思,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忧虑。
其实,中国人对自身的文化是有着很深的认同感的:以前一汽曾就“红旗”的造型主要针对中青年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国人对造型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是认同的;近几年出现的汉服热,中国结的盛行,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许多设计师开始对设计的本土化展开探索,一些成功的设计师,如香港的靳埭强、陈幼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具有一流的设计意识,而且在设计中添加了许多中国元素,如古钱币、水墨画、儒家文化,他们很懂得如何将中国文化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呈现出来,表面上看是一些符号、形式,但更透彻的是从这些符号、形式当中折射出的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精神。
但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国设计师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形式技巧方面,只热衷于对“传统”的借用和表现,出现了诸如带着瓜皮帽的北京西客站,以及全国各地那些拆旧建新的仿古民居、仿古建筑等等,这都只是一些徒具外壳、没有灵魂的设计。设计师一味地注重民族化,否定了全球化。设计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总是要和国际交流接轨的。我们的视野和观念不能只局限在地域经济和传统观念的模式中,或者停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喋喋不休的争吵里,否则很有可能跟不上形势,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最终被淘汰出局。
三、对全球化的应对态度 论文发表时间
实际上近年来,被视为必然趋势的全球化,却遇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反全球化的声音越来越高。哪里有国际会议,哪里就有反全球化的声音,反全球化示威似乎成了国际会议场外的必备场景。2001年在意大利热那亚的八国首脑会议上,爆发了反全球化示威;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期间,甚至有韩国农民以死来抗议全球化。
中国当然也有很多批评全球化的声音,批评电视,批评跨国公司。但是想阻挡住全球化的潮流,却是不可能的。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中国这20年的进步,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SNye)曾经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脱离了全球化的进程,就会使得自己不能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主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了比闭关锁国的国家优异得多的经济发展。
而在全球化的同时,那种地域化、民族化、个性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顽强,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最难统一的文化层面。就设计文化而言,从总体倾向上看,大部分设计师并不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带来文化上的一体化。他们反对文化霸权,赞同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国的设计文化应该怎样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在对国际交流日益发展的时代建立中国化设计?这是每一个中国设计师的焦虑和渴望。我们当然不能全盘西化,毕竟我们有着祖先创造的丰厚的文化宝藏,这是我们的责任和重担;但也不能一味沾沾自喜于民族的文化,时代要向前发展,要与国际接轨。
靳埭强设计师认为中国有如此大的市场,本身就是国际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国际市场,同时,没有中国,“全球化”也就不能称之为“全球化”。他强调要重新认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银行行徽虽然采用了中国汉字“中”字作为图形,但并没有因此形成地区的限制,本土文化未必影响设计国际化。从根本上讲,后者是基于前者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而并不是对立的。我们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中的精华提炼出来,应用到设计中去,在和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内涵表达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就是全球化。
四、结束语 国家级论文发表
总之,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正变得越益统一,但不是越益整合。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单一的系统,但仍充斥着各种冲突。任何趋势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甚至个人,都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个性,融入并不等于失去自我,失去自己的身份和独特性。
而作为一种文化的体现,不同的设计仍然带有各自的文化特征,虽然在“地球村”里,似乎应该一“村”不说二“话”,但事实是,并不存在统一的话语,我们将在可“对话”的意义上共存。全球文化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元文化或同质文化,更不是某种文化中心的文化,而是多元文化构成的全球文化,设计将是这些文化最直接、最物化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惠斌,杨雪冬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美)罗兰·罗伯逊著;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李慧娟,苏连第.中国造型艺术[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5、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